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今日在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8个地区的华人数学教育教育专家,共同探讨数学教育的研究成果、课程设置和教育评价等数学教学议题。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坚教授表示,近十多年,在华人们在一些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政界、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于此同时,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这是本次会议值得注意的话题。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梁贯成教授直言我国数学教育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的数学教育存在着过度‘实用主义’的倾向,反而不利于我国的数学的进步。不妨借鉴国外的‘蓝天研究’,即凭着兴趣的纯粹好奇心研究。反而是学问上‘求真’的态度,所以,对于国内的年轻的研究者而言,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求新、求深。只要做到求真,研究结果的得出都将水到渠成。”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史宁中教授则针对具体教学指出:“因为学生需要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进行选择,课程也要为学生的选择提供支持。未来的高中可以分类,理科、文科、社会科学、艺术类。比如理科侧重体现数学的抽象和逻辑;文科侧重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艺术侧重体现数学的美。”
“我从台湾的学生与英国的学生运算方法出发,比较观察两地的教育的差别。”台湾师范大学林福来教授运用生动的案例介绍,“两者不同反映出教育观的差别,也体现着文化的不同。”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范良火教授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介绍,目前,英国、荷兰、印尼和加拿大四个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革。虽然起点不同,目标也不一致,但是能给中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范良火教授认为:“每个国家的改革模式不同,作为中国教育界,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改革,要避免片面化和极端化的改革。”
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黄毅英教授从不同的层面对数学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问题,“教学的学理与实践是否可以称为‘中国学派’”、“我国是否应该教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教数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满堂灌’与‘满堂问’应如何把握”。他认为,就数学学科而言,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
据了解,本次会议将会从华人数学教育成果与反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走向、小学数学课程实践与反思等主题分别进行讨论。本次学术论坛将进行9场讨论。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