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实验、多开展探究性实验、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理解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明确操作要点,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探究、实践,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实验开放探究创新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但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采用程序化的方法,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尽管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实验技能,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但这种方法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接受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空间,缚住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失去了创新意识。这与未来社会对综合型人材、复合型人材、创造型人材的需要已不相适应了。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学生参与体验、探究、实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目的是发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发展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在学生实验中,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理解实验目的,选择仪器药品,掌握实验方法,明确操作要点,认真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推理后得出实验结论。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之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得知识,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努力做到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使他们处于一种主动探究知识的状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有利。
如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知道在稀盐酸中存在H2O分子、Cl-离子和H+离子。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研究下面问题:可能是稀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经过同学们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一个假设,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实“可能是溶液中的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个假设,进行亲自操作。首先用试管取少量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逐滴加入NaOH溶液,试管中的溶液由红变紫,最后变成蓝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2O分子和Cl—仍然存在,而H+全部生成了H2O分子。说明H2O和Cl—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能是稀盐酸中的H+使石蕊试液变红。
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思路,让学生体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实施过程,受到理论思维方法的训练。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养成探究未来世界的积极态度。这样的探索活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举,使学生真正“学会实验”,并为将来的“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封闭式实验为开放性实验
科学探究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更倡导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对科学研究获得亲身的体验。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观察和实验、推理和创新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应坚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要一成不变的照搬教材,改变封闭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1.坚持实验方法的开放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切入口。如在探究CO2能否溶于水的性质时,教师指导学生向集满CO2的矿泉水瓶中注入1/3体积的水,并拧紧瓶盖,用力振荡后不久矿泉水瓶被自动压扁或变型;又如将紫色石蕊试液用嘴吹气,会使石蕊试液变红;再如将集满CO2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发现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学生对这些“出乎意料”的奇异实验感到新奇和兴奋。教师因势力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原因是什么?使学生的实验兴趣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开放性的思维。
2.坚持实验原理的开放
实验方法的开放必然会带来实验原理的开放,因为不同的实验方法体现了不同的实验原理。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主要强调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分析其原理后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蛤蚌壳也是含碳酸根的物质,是否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能反应其反应速度如何?反应进行的程度如何?经过探究后,同学们认为此方案可行。在实验中大家发现蛤蚌壳与稀硫酸的反应剧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过一会儿却停止了。实验失败了!为什么呢?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反应停止的原因:反应中产生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蛤蚌壳表面,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