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对实验室资源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2019-12-02 21:05:36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中物理的教材变了,但学校物理实验室的设备、仪器还是在“普九”时按中学Ⅱ类实验室标准配备的。课程改革开始后,实验仪器、设备的补备相对滞后。而在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较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也增加了许多。由于学校各年级平行班多、班额大,实验室现有的仪器种类和数量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必须想办法解决实验室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开发实验室内、外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技能,通过经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会终身受益。我们决不能由于实验室资源的不足而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因此,开发实验室内、外的课程资源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利用实验室内现有仪器

  初中物理新课标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尤其应该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新课程增加的一些内容所需演示实验器材有的属编外仪器,如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学生天平、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轮轴等,这些仪器是根据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教材内容配备的,有些已闲置多年,通过整理还可重新发挥它们的作用。学生探究实验活动所需仪器数量多,若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足够,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仪器,如温度计、刻度尺等仪器数量相对较多,可以供学生探究实验活动时人手一件使用。若实验室实验器材不够。就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完成探究实验活动。如“电学”中的探究实验活动,由于器材有限,只能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二、开发实验室外的课程资源

  新课标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当实验室内的实验设备、仪器不能满足课程标准的需要时,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开发实验室外的课程资源用来作实验材料。

  一是购买一些廉价、实验效果好的生活用品、儿童玩具用作实验材料。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校实验室相继购置了演示大气压用的塑料吸盘挂钩;光学实验所用的激光手电筒;简单机械中杠杆类的各种剪刀、开汽水瓶的起子、镊子、食品夹;研究物体稳定性的不倒翁;演示物体形变会产生弹力的弹弓、橡皮筋、乒乓球等物品用作实验材料.这些物品在实验时不仅效果好,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它们呈现物理现象、探究它们的物理属性和原理,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动机,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二是从废旧物品、学习用具、人体和人体局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开发实验室外的课程资源用作实验材料。例如,可以让学生用废旧物品自制量筒和简易吊盘天平,用来测钥匙、塑料和盐水的密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活动中,可以先让学生用两手指肚分别接触一只笔的笔尖与笔端,使笔不掉下来即可,再用力夹紧笔,与笔尖接触的手指肚有被刺痛的感觉,或者让学生“金鸡独立”。学生经过体验。很容易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此实验可以使学生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在演示惯性现象时,用纸条拖动竖放在上面的粉笔(或钢笔套、五号电池、长方体小木块),快速拖动纸条时,粉笔向后倒,拖动纸条带动粉笔运动一段距离突然停下时,粉笔向前倒,此实验可以模拟汽车起动和刹车时的惯性现象。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长约30 cm、宽约2 cm的纸条和光滑塑料薄膜条。实验时先将纸条夹在课本中间,纸条不能提起课本,再将纸条夹在课本靠装订线处,纸条能提起课本,这说明摩擦力与压力有关。再换用光滑塑料薄膜条夹在课本间,不能提起课本,说明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只需一个容器、适量冰块(或冰棒)、一只温度计就可以做实验,不需用酒精灯、铁架台等器材给冰加热(节能)。冰熔点比海波熔点稳定,实验效果好,学生很容易得出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结论。由于实验中减少了酒精灯、烧杯、试管这些玻璃仪器,教师不必强调学生小心操作、不要损坏仪器等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可以全身心操作,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难易适度、器材易寻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课题,如在学习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知识后,让学生设计一个测出自己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实验(背着书包或提着重物上楼),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寻找实验器材,测出有关的物理量。在实验中,学生可以相互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然后算出自己做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比一比,谁做的功多?谁的功率大?谁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的是否功率就大?机械效率就高?为什么做功多的,功率大的不一定机械效率高?学习电学部分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各种家用电器的铭牌,理解其物理意义,对有些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查资料或请教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画出家庭照明电路图、计算家中每月消耗的电能以及如何节能、节省电费。让学生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上述实验取材简单,实施便捷,操作容易,学生可以人人动手参与探究实验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物理知识难学变为易学,消除部分学生,特别是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获得直接经历,加深感受,体验实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对今后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利用废旧物品、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具和人体及人体局部做实验材料,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师利用这些物品做物理实验,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设计,将给学生以创造性的启发和激励,在教师创新精神的影响下,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同时,由于取材源自生活用品、学习用具、废旧物品,学生看到了物理实验材料的广泛性。一种材料的多用性。教师还可以启迪学生思考哪些物品可以用作物理实验材料,一种材料可以做哪些物理实验,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开放性实验问题的能力。总之,开发实验室内、外的课程资源对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具有独特的价值。

  来源:高垚骏的博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