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追求美,物理学家也不例外,但到底什么是物理学的美,那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说只是一种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物理学家也难以赋予它科学而精确的定义。
狄拉克可算是是物理学家中追美之第一人。他清心寡欲,别无他求,唯独追求的是其物理理论之美。有他的名言为证:“使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重要。”
狄拉克导出他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后,为了追求他的理论的数学美,而作出了一个被称为‘狄拉克海’的美丽假设,预言了当时并不存在,似乎显得有些荒谬的正电子。
预言不存在的东西,犹如第一次吃螃蟹,是要有点冒险精神的。不过,狄拉克别无选择,为了他的理论之美!
后来,经过众多物理学家的努力,终于发现了正电子以及其它的各种反粒子。其实,科学史上的多次事实证明:成功的预言能够充分地体现美丽理论的强大魅力。上世纪60年代中期,物理学家们预言了希格斯粒子,然后,他们孜孜以求,期望等待着希格斯粒子登场,也就是为了完善和证实粒子物理学中的“标准模型”,证实物理理论之美。
物理,物理,究物之理,这是上天赋予物理学家的基本使命。究到现在,大家都听说过了:在粒子物理学中,究出了一个“标准模型”,后来,又有了一个不甚玄乎的“弦论”。弦论更玄妙一点,标准模型却与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有点关系。
希格斯粒子是“标准模型”的宠儿,是被此模型所预言,而在2012年才被欧洲核子中心(CERN)所发现的标准模型的最后一个粒子,即媒体所谓的“上帝粒子”。
在标准模型中,物质的本源来自于4种基本力,以及61(62?)种粒子。尽管标准模型还谈不上是一个“统一的物理理论”,因为它无法将那个顽固的‘引力’统一在它的框架中。但是,它却较为成功地统一了其它三种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并且基本上能精确地解释与这三种力有关的所有实验事实。
標準模型共预言了61种基本粒子,其中包括36种夸克,12种轻子,8种胶子,2种W粒子,另外还有Z粒子,光子,及希格斯粒子。
物理学家为什么会预言存在这样一种希格斯粒子呢?这与一个叫做‘自发对称破缺’的物理术语有关。
对称性不难理解,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人体。人体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的,有左手又有右手,有左眼又有右眼。自然界还有许许多多对称的例子,对称是一种美。各种各样的对称性,或许也应该加上各种不对称性,构成了我们周围美丽的世界。
物理学家也早就注意到事物的对称性。并且,他们所建立的物理规律,各种方程,更是表现出对称的特点。也许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物理学家们所追求和探索的物质深层的某种对称性,就是他们所欣赏、且津津乐道的物理学之美。
然而,有一个如今看起来很简单的现象却曾经困惑物理学家多年。那就是说,自然规律具有某种对称性,但服从这个规律的现实情形却不具有这种对称性。换言之,在实验中却没有观察到这种对称性,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看来,这并不难理解,那是因为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理清了思路,建立了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自发对称破缺。
人们经常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专业术语。比如说,一支铅笔竖立在桌子上,它所受的力(物理定律)是四面八方都对称的,它往任何一个方向倒下的几率都相等。但是,铅笔最终只会倒向一个方向,这就破坏了它原有的旋转对称性,而这种破坏是铅笔自身发生的,所以叫自发对称破缺。
再表达得更清楚一些,就是说,物理规律具有某种对称性,它的方程的某一个解不一定要具有这种对称性。一切现实情况都只是‘自发对称破缺’后的某种特别情形,它只能反映物理规律的一小部分侧面(瞎子摸象?)。
再举大家熟悉的铁磁体为例。当铁磁体的温度在某个温度(居里点)以上时,分子磁矩分布是各向同性的,即:具有与铅笔类似的旋转对称性。温度降低后,分子磁矩随机地选择了某一个方向,成为在这个方向磁化的永磁体(和铅笔朝一个方向倒下的情况类似)。
如果我们想象,磁化磁体的分子中诞生了某种小生命。更进一步,不妨设想我们就处在那种小生命的地位。那么,在我们看来,世界并不是旋转对称的,在某个方向(磁化的方向)比较特别一些,能感觉到磁性!这儿可以用上一句中国成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想想看,如果我们是从像磁铁那样一个有偏见的世界中来探索物理规律的话,我们得用多长的时间,才能认识到真正的大自然是旋转对称的啊。也就是说,自然定律的对称性一定要比我们能接触到的世界的对称性多得多。
以上例子听起来似乎荒谬,但却是我们做科研时真正面对的现实。
自发对称破缺的概念,首先是在凝聚态物理中被朗道提出、安德森发展,为了解释物质相变而用的,后来被嫁接到粒子物理中,再到了标准模型中,在那儿大显身手。
标准模型建立在量子场论的基础上,量子场论的基本思想之一是认为:最基本的物理实在是一系列充满空间的场,而每一种粒子对应于一种场。
四种基本作用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和引力,则是由于与其相对应的粒子的交换而产生和传递的。比如说众所周知的,电磁力是由光子所激发和传递。
自发对称破缺也会被激发和传递。我们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这点。
想象一大排竖立着的多米诺骨牌。每个骨牌面对着的情况类似于刚才所举的竖立的铅笔。不过骨牌遵循的规律是左右对称,不像铅笔是旋转对称。
一个骨牌的物理规律是左右对称的,但倒下后的位置(向左或向右)就不对称了。并且,只要有一个骨牌随机倒下了,对称性自发破缺了,便会诱发邻近的、再邻近的……以至于很远的骨牌一个一个倒下。换言之,这种‘激发’效应像一种波动一样,可以被传递到很远的地方。
‘一种激发的波动’,听起来有点像我们所说的电磁场中的光子。的确如此,物理微观世界中力的作用也可以被想象成是这样传播的。
再回到骨牌的例子。如果骨牌做得比较薄,倒下去很快,它的作用传播起来也很快,很快地就传到很远的地方,像光子那样。那时我们说,传播的力是一种远距作用,传播粒子的静止质量为0。而如果骨牌比较厚,倒下去时是笨笨地慢动作。那时候,骨牌效应传播不远就被衰减而传不下去了。这种情形就对应于某种短程力,相应的传播粒子则具有一个有限的静止质量。
这些概念:对称自发破缺、元激发等等,被粒子物理学家从凝聚态物理搬来研究基本粒子和场。这些粒子和场与我们刚才所举的现实生活中的铅笔和骨牌一样,也遵循某种对称性。不过,它们遵循的是比我们常见的对称例子更复杂的对称性,被称之为规范对称性。
在上世纪60年代初,物理学家在运用自发对称破缺理论来研究弱力、强力和电磁力统一理论的时候,碰到了一些麻烦,甚至一度似乎陷入绝境。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统一这几种力的理论应该是规范对称的,否则就会导致发散而得出不合理的荒谬结果。而规范对称的方程得出来的传递粒子只能是质量为0的粒子,这也意味着被传递的作用力是长程力。这个结论对电磁力没问题,但并不符合弱力和强力的情况。弱力和强力只在极短的距离起作用,在很短的空间和时间内就衰减了,因此,传递粒子应该具有较大的质量。
困难还不仅仅如此,不但作用力的传递波色子没有质量,其它组成真实世界的费米子,诸如电子、质子等,也都没有质量。这听起来像是个‘杞人忧天’的故事:“我们的世界明明是具有质量的,真不懂你们物理学家在说些什么?”当然,这只是说粒子物理学家研究了几十年的规范理论走入了困境,这个理论得出了一个没有质量、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世界。
物理学家们不愿意放弃看起来颇有希望的规范理论,而又要使某些基本粒子得到质量,为此想了许多办法。其中,希格斯机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这种机制在1964年被3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提出,其中包括两位201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即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以及其他4位主要人物,至于为什么以希格斯而命名,这其中有巧合或误会,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格斯机制将规范场论带出了困境。希格斯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宇宙中存在一种无处不在的希格斯场,当它与其它规范粒子相作用的时候,因希格斯场的真空态不为0而产生自发对称破缺,使规范粒子获得质量,同时产生出一个带有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机制的实质,有点像是将规范理论中所有的粒子都得不到质量这个困难,转移到一个统一的希格斯场的真空态上来统一解决。无论如何,它成功地解释了粒子惯性质量的来源。
1968年,温伯格和萨拉姆率先将希格斯机制引入的弱电理论,用于统一弱力和电磁力的工作。他们三人因此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包括希格斯机制的弱电统一理论,还预言了弱力的传递粒子W和Z粒子,它们都是通过希格斯机制得到质量。这两个W粒子和1个Z粒子于1983年在CERN被发现。
希格斯粒子本来是人为引入标准模型的,它的发现证实了标准模型基本正确,也让我们再一次见识了物理学理论之美。
来源:科学网
物理学之美-浅析2013诺贝尔物理奖
2019-09-21 21:10:24
相关推荐
-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基础讲座 2019-10-03 10:31:19
- 重点难点解题手册——高中物理选修(3-1 3-2) 2019-10-20 14:20:01
- 2014年四川南充高考报名人数为5.3万人 2019-09-25 22:46:41
- 军用望远镜 2019-10-24 22:04:46
- 物理选择题答题小窍门 2019-12-11 14: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