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篇报道中读到这样的描述:得知某省状元的信息后,北京大学招生老师连夜赶去,午夜1点方到状元家乡,想说服其报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招生老师也闻讯赶往。这便是一年一度的名校招生大战。
但凡经过高中学习的人都知道,在一所高中,前三名甚至前十名的差距极小,在历次考试中,也常常是各有胜场,很难说谁的学习能力一定比谁强。以此类推,在一省高考(精品课)中,前10名甚至前100名的差距同样极小。同样,但凡做过大学教师(甚至只要有过大学经历)者也多少清楚,在一个大学的班级中(高考成绩常常接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其高考成绩并不成正相关。在北大热门专业中,似乎也不会是状元的表现普遍好于榜眼、探花;也有媒体曾报道,历年的高考状元并不是各行各业学科带头人的主要来源——不过,比例大概也不会低于榜眼、探花。
总之,这个高考分数接近的“尖子”群体,无论在高中时抑或进大学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大概均不相伯仲。那为何名校的招生之战常常演变成状元争夺战?实际上,对名校而言,这已化为一场争夺眼球之战:招了40个状元,便会成为媒体焦点,也能成为次年招生的资本。若是40个榜眼或400个各省前10名,即使进大学后能力相等、表现同样优异,但因其不能吸引眼球,不能成为次年招生的资本,故几乎无人在乎,至少不可能得到状元类似的在乎。名校为了吸引状元(次一等的高校则为了吸引高分学生),开出种种条件,有的高校甚至开始讨论为高分学生开设小班,配最好的师资“开小灶”。这一切其实指向同一个问题:高校此类行为和思维方式到底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高校?
高校不应如此势利。之前有北大学生参加“我是演说家”节目时曾说:我们不是为了适应社会,而是为了改变社会。高校之间的状元争夺战,已不仅是适应社会,而是为了自己迎合社会,受着功利化社会风气的影响,也配合甚至加强了社会风气功利化。大学若如此功利,又怎能避免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又怎能使这个社会更好!高校,尤其是名校,应有自己的气度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