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再依靠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成绩了,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等方面着手了。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提出的“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主体参与”改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强调学生的预习,预先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预先完成一些题目,再在课堂上讨论解决。这种模式对于复习课是比较适用的,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新授课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一、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
学生确实是学习的主体,但要适合实际,适可而止。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尤其是数学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性,很难一下子依靠自己独立学习,因此,在主体参与时教师要有“度”的把握,不宜一下子放得太多,太猛。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一般只注重结果,只在乎题目会不会做,答案对不对,弄不清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变形以及应用,只会死套公式,死记硬背,不理解概念的本质。加上没有概念的产生过程,缺乏原型,愈加与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更加体会不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不能从学生的预习结果简单的判断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管学生是否将所有的小题全部做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将知识的生成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灵活地对知识加以运用。这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也要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错的多的地方重点讲,反复练,错的少的地方,可以少讲一些。其次,在例题的处理上,过分依赖学生的讨论和板演,忽视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的板演有对有错,如果是错的,就在刚开始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把错误的结果强化了一遍,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数学是一门逻辑推理性很严密的学科,而这种严密性,重视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多的是推理的过程。如何将过程准确、严谨的呈现出来,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就是板书的作用,也是教师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些环节流于形式
“主体参与”模式有其固定的课堂环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却流于形式。首先是小组讨论交流的环节。小组讨论可以按需设置,没有必要处处讨论,节节课讨论,为了讨论而讨论。对于有争议的问题,类似的题组等学生模糊不清的、似懂非懂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印象和理解。其次是当堂检测环节。
当堂检测是为了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的。是本节课的几个基本的小题,在本节课教学内容完成后当堂发下,由学生当堂完成,类似于一种小测验。但实际上,由于时间的原因,当堂检测往往变成了课后作业。检测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各个环节的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各个环节时间的分配,若不能完成的,可以适当减少内容,或分为两课时,要确保本节课的内容能按时按质的完成。第三是课后反思环节。课后反思包括教师的反思和学生的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教师对这一节课的实施情况、出现的问题等的总结和思考,是教师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反思记录,只是在学校要检查时泛泛而谈,空、大,何谈效果和作用。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和资料的收集,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打好基础。学生的反思是学生对这一节课学习情况的总结和思考。实际上,虽然教师课堂组织得很成功,学生上课也都能够听懂,但是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始终没有提高,原因就在于没有及时进行思考和巩固。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反思,那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了。那么,学生应如何进行反思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课堂所学新知进行反思。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上记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不懂的问题要问,当天的问题要当天消化;懂了的问题也应认真思考,把教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认识内化到白己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学生思考问题的起点就会更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更开阔。其次,对数学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学生可以把当天所学的新知与一些已经掌握的或似曾相识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反思。回顾这部分知识曾经与哪些问题有过联系,是整体的还是局部的联系,思考所有这些联系之间能否概括出某种规律或经验,经过这样的联系对原问题是否有新的认识。通过这种反思,力求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化。另外,还要对个人的学习态度、能力及自身性格特点进行反思,反思自己上课是否认真,是否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意志力够不够强,并将反省内容用文字形式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学生只有学会反思,知道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在哪,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克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成绩。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在实践的路上,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改革,设计符合我校校情,我生学情的教学设计,不拘泥于形式,不固步自封,从各种模式中汲取养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真正体现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姚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