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期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正式发布,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由学生在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详见A04版)
高考改革的路径由此清晰。然而,我们在讨论各种举措的同时,应该关注一个更为根本的命题,那就是高考以及所串联起来的基础和高等教育,究竟要为社会造就怎样的下一代,如何避免重走以往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机器的老路。事实上,此次有关高中“文理不分科”的重大转型,就是在做出回应——推动从所谓专才教育迈向通识教育的重大转型。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而随着不断的探索和深入,诸多有识之士倡导将通识教育引入初高中的基础教育体系中,为孩子们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当下的高中文理分科,恰恰违背了这一价值导向。一群十六七岁的懵懂少年,心智尚未成熟,人生志向也处于探索阶段,对文理分科缺乏足够的自主决定意识和能力。而家长为了增强学生的高考竞争力与就业顺畅度,往往就代替孩子做出决定。同时,老师和学校也着眼于毕业率、高考录取比例等指标,鼓励学生按照所谓“专长”来就读“文科”或者“理科”。
“文理分科”实际上就是培养所谓专才,但事实上,高中实施“文理分科”的实践效果与设计者当初的期望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文理分科”在应试指挥棒下,导致许多学生只知有专业领域,不知有社会万象,同时,由于智力的不完全开发,学生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颇多偏执不论,其触类旁通的创造力更是缺乏。因此,在中学取消分科,高校推行通识教育,恢复高考全科目考试,其目的不外乎要学生全面平衡发展。如果打一个比喻,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会拉小提琴的数学家,用费马大定理解释文学内涵的作家。只有这样的综合人才,才是完全发育的人才,才能对社会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也才有可能从一个学科迅速跨越到另一个学科,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升华。
一个国家要想其未来人才取得创造性成就,就得创造一种制度环境,让孩子们能独立、自由地思考、研究。而独立思考、研究的能力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高中不再分文理科,学生可以综合选取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不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分数而考试,而是要将自己的志趣特长与各类学科学习结合一起,在快乐自主地学习过程中,完善自我人格。
当然,包括高考在内的现行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涉及方方面面,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就教育本身来说,当前学科的人为切割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对此次包括高中文理不分家的教育改革,我们应不吝掌声。
来源: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