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素材

2019-11-29 14:21:17

文章作者:黄孟轲
  
  一、学会分析,吃透含义,要给素材定性
  
  对一名学生来讲,要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是素材的积累,不断地有新的鲜活的素材补给,能够化为自己的学识见解。而有了这些素材之后,重点在如何发挥它们的功能,体现素材在文章中的效用,正确理解写作素材的意义。素材本身无所谓优与劣,如矿山中的各类矿物质,主要看你的利用提炼的目的,所以先要对自己掌握的素材的内涵分析理解透彻。有些素材含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如预先不加以深入推究,在使用时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拿历史材料中著名的有关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素材来说,我们知道十二月党人进行的是一场为推翻沙俄制度的贵族革命,他们的革命是为了推翻黑暗旧制度,为了广大底层群众的利益;他们革命甚至与自己的阶级利益决裂、对抗,因为他们本身都是俄罗斯上流社会的贵族,其行为完全不同于后来的十月革命中的工人阶级革命,也不同于中国或工农革命。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准确运用。但有的学生作文中把这一素材运用到论证人民推动历史发展,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建立的议论内容中,我想这是很不恰当的。而把十二月党人的材料运用到对人的高贵精神讴歌,人敢于冲破重重思想束缚,敢于解放自己一类的主题内容中则比较妥帖,也可以运用到对真正的爱的歌颂中。如我的学生在一篇文章中也选取运用了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事迹素材。她写道:“这些有着高贵血统的流光溢彩的女性,她们有水一般的柔美,水一般的温情,但在这玫瑰花丛中孕育起来的柔弱的身体中却蕴涵着坚韧的生命意志。这已不只是爱情的力量,而是来自女性生命中潜在的善良,对苦难者同情,对黑暗反抗的伟力,这其实就是水的本质。”
  
  一篇议论文像这样的有思想内涵的素材的应用,能够有力地提升文章的思想层次,加深文章的精神内涵。但在这次作文中,她把水和女子的生命结合起来写,只是简单地理解为韧性、勇敢,把它同中国革命中的女性英雄秋瑾、、、等放在一起,认为她们是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这从表面来看似也可以,但仔细辨析也不妥帖。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并不是怀有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思想与信念,她们也不是一般的英勇奋斗者,她们是站在她们的斗争着牺牲着的亲爱的丈夫爱人的背后,送他们走向绞刑架,陪伴他们走向西伯利亚,是他们丈夫爱人精神信仰的支持者,以她们高贵美丽又广阔的胸怀在承担着厄运灾难。
  
  另外,有的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为了提升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常常会引用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类的材料,如儒道释、孔孟老庄、仁德礼教、黄老哲学、篆隶行楷、阴阳太极等,这当然是很好的写作文化素材,但这类素材大都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对其文化内涵要恰当把握,在一篇文章中引入尤要慎重。我常看到学生在作文中把《六祖坛经》当做道家来说,把《禅说》说成是作品,把诸葛亮《诫子书》理解成学习才能的要义等,又把庄子孤独感与反叛精神理解成人生的励志精神。如有学生这样写:
  
  两千多年前的知道有人要陷害他,没有像屈原那样惶惶然去自沉汨罗江,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去桃花源做隐士,也没有像文天祥那样血洒刑场而殉大宋皇朝,他超越人类的一切,超越人类的所有苦难,因为他心中装有祖国与人民,以身殉自己以普度众生的理想。
  
  这种文字看似旁征博引,很大气地引用了一系列思想文化类素材,但其实是一知半解。把同屈原等比较,这本身就是牵强可笑的,尤其不太了解西方的基本教义,而随意地把当做好像是为而献身的人一样来写,后面还同知识混淆。这样的运用不是知识面广,视野开阔,而是滥用素材。
  
  二、体味多元,注重选取,素材可一料多用
  
  一个好的素材其内涵与外延是非常丰厚的,它所蕴涵的常常不只是一个人、一件事本身,其中往往可以读到由此想开去的思想情感、文化、历史哲理等等。我常给我的学生介绍中国民国以来的一些思想文化名人,如王国维、陈寅恪、蔡元培、顾准等。如讲当代思想家顾准,他曾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在时期遭受种种虐待死于牢狱,而他身处困境却一直坚持思想探求,坚守自己的人格信念,被誉为是“拆下肋骨当火把,烧穿黑森林的思想先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学生比较感兴趣,他们从材料中读出不同的感受,提炼出各自理解的意义,并在不同的话题中从各自的角度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其文章的思想内涵得以提升,达到了较好的论证效果。
  
  我在2010届高三学生中布置“发现”的命题作文,黄梦同学在《发现的力量》一文中,从发现的角度突出顾准思想的敏锐,在狂热中发现潜伏着的灾难与危机,把一个遗世独立、无所畏惧的知识分子形象揭示了出来。他写道:
  
  “发现”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十年“”中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顾准,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在一种狂热的“革命”状态里,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这一切背后潜伏着灾难与危机。他以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真诚与良知,凭着一个金融专家的敏锐与才华,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生命的危险,坚持探究西方文化经济发展规律,为中国的强大与发展,为民族的未来而不息地思考呐喊,最后被思潮,在忧郁与孤独中死去。他的“发现”是一种人类的理性呼唤,一种血泪的控诉。只是中国这种敢于去“发现”的知识分子太少,声音太微弱。今天的中国也需要发现,在一片莺歌燕舞中去发现我们的不足与缺陷,在一片叫好声中去发现其遗留的种种,这样的民族才是一个清醒的民族,是一个真正成熟的民族。
  
  三、贴着行文,顺着思想,素材运用不死搬硬套
  
  上面这个文章片段没有死板地搬用素材,而是活用了,把素材融化在自己的话语中,同自己作文的思考方向、议论角度与中心和谐地结合,读来没有一般学生把素材与自己文章的论述隔开的毛病。
  
  现在我们老师对学生高考作文素材运用中动不动屈原李白苏轼等一类情况颇有看法,称之为“伪崇高”“伪文化”“伪思想”等,因为这些文章中的素材往往不是来自学生真正的情感体验,而是靠死记硬背硬塞到文章中的。这已经引起高考作文复习中许多师生的关注,我们也强调多用现实生活素材,所以学生也小心翼翼不太敢用。对此,我想,若能够对素材有真正的理解感受还是可以大胆使用,不必忌讳。
  
  下面一篇作文片段是以“差别”为话题的作文训练,学生诸思怡在《拉近人性的距离》一文中用了“二战时期,一群德国战俘在莫斯科大街上游众,引起了许多群众围观”的素材。诸思怡同学用得比较自由灵活,文章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已经较好地把素材融化在自己的思辨之中,使文章角度独到,较有深意。这种对素材的处理方法比较常见,但素材运用时论述性内容很重要。前面的论述要作好必要的铺垫,为下面素材的引入提供有效的语言环境,使接着的材料引出显得自然。诸思怡同学这样写道:
  
  人性的距离有多远,谁也说不清,但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与现实,人性确实有距离,且其差别之远,发人深思,甚至令人震撼。
  
  二战时期,一群德国战俘在莫斯科大街上游众,引起了许多群众的围观。他们大多是些妇女,有的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有的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女,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家园从此颠沛流离。然而,这时有女人冲进了围观的人群,将手帕中包着的一块黑色的面包塞给了一位即将因虚弱而倒下的士兵。接着,有更多的妇女也跟着这样做。
  
  我为此而震撼,不为别的,就为这莫斯科人民善良的包容的纯洁的人性。我想他们不是已经忘记德军所做的一切罪恶,只是把眼前的已经放下武器的他们,当成了人,一群饥寒交迫的可怜的人,从而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作者叶天图科基说:“这时候,敌人已不是敌人,他们成为了人。”
  
  这种将敌人当成“人”的包容精神多么的难得呀,这个伟大的民族着实让我敬仰。然而,就在仰头对着其他民族佩服得不能自已的同时,我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身边,一个堪称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伟大的民族,却常常有着一张张冷漠无情的脸。
  
  本文的第一段话切入较独到,扣住话题“距离”直入中心,接着的素材运用紧扣前面提出的中心观点的阐发与支撑,素材之后又扣住中心进行阐述,看似一般的介绍评说,关于敌人与人的论述中其实已经深入了一步,使上面的观点得以强化深入。虽然这个素材运用不像上文有关顾准的片段那样融合在自己的论述中,而是整段出现的,但由于论述语言环境结构安排得合理妥帖,没有孤立地使用素材,突出了论据在论证时的力量,语言的表述效果较好。素材的运用能够贴着自己的文脉,顺着自己的思想,不死搬硬套。(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