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为高中数学教学插上“翅膀”

2019-10-25 20:09:44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例如笔者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的课件。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要求在课的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化。例如:在讲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特征时,同学们对此很容易混淆,如果借助多媒体多一些实际的演示,对大学的思维理解过程就起到一个有具体到一般,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对同学的学习帮助很大。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各种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判断、分析、计算等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轻松地学习数学。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知识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电教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就更能达到最五、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注意力往往不会始终如一,高度集中。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就可以使外部刺激由单一变为多元,多媒体使用色彩鲜明,图像清晰生动的画面,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对象上来。此外,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课堂容量大,节奏快,习题形式多样化,可以节约时间,增强课堂语言的广度与密度。有助于学生有时间用于探索和发现,有时间将以前的知识与当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加以思考。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课堂,其最大的优点是变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效率。

  四、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为实现数学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首先,互联网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提取有用信息。此外,利用数字压缩技术可存储大量音频、视频信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性资源。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把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的有机组合,通过把这些有利因素与数学知识、习题等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组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色彩、声音、视频动画等的富于启发性与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中。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多样,形象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改变了过去单一文字或孤立静止图形传递的局面,以利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全身反应,在直观性、趣味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与难点,有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最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反馈迅速,强化及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质量,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电脑能读学生的反应进行人工智能分析,随时反馈,准确评价,及时修正、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数学教学的空间,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基本功,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