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姓语,这是说,现实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失去学科根基,背离语言规律的问题;又说,语文教学要弘扬人文精神,这是说,语文教学被过度知识化和技能化了,失去了语言所承载人文性,因而这个学科缺乏感人的力量了。
语文科在发展中,不同的阶段,客观存在偏于语或偏于文的倾向。语与文,是由分而合的。现在在台湾,还区分国语和国文。其他语言学习,一般也区分阶段的偏重。如“英语”科其实,也有上延的发展阶段,叫做“英文”,自然还有“高级英文”。
一种语言的学习,首先是从语言学习开始的,即重视听说训练,奠定基本的字词积累,习得重要句式,语言模型等。而一个人希望在初步这个初步学习之外,还想进一步增进语言修养,就不能忽略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包含着民族性、文学性、审美特点、思维方法、世界观和价值观等。
作为母语课程,其语言学习中奠定基础的部分,在课堂之外就有学习。所以,关于语言的奠基问题,以及语言实践问题,这些常常困扰外语学习的人的问题,在母语课程的学习中就不是问题。母语学习的发展,要求得高级进位,即在大家都能自然习得的环境里,怎么发展出高级能力,超过一般人,这就是难题了。因而,所谓语文课程的教学问题,其实并不是在基础语言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而主要是在语言的高级发展阶段,这个课程学习可以提供给学生的帮助其实很有限——这也应了一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语文课程的学习,在学前和生活中,就有了一定基础,在学校教学中增加一些基础性的语言训练,这让他们很容易达到独立阅读的地步,即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客观上说,语文课程需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帮助,而不是还想控制学生,依靠我给你什么来让他们获得进步。或许,语文教学的症结就在这里——现实的需要是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基本获得了阅读能力,而这之后,语文教学需要开放阅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事实上,语文课程却屏蔽了语文课程与生活的关系,甚至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只是希望依靠一门课程,一周四五课时,来发展学生的高级语言能力。如此一来,需要与教学现实之间就存在着一个悖论问题。
在未来学科教学改革中,这个问题势必还是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或许就是因为生态环境压力,也带来一个好的现象——语文老师在教育改革中,是天然的改革者。为什么这么说?我可以列举两条理由:
一者,语文科的价值实现,并不显著,造成学科地位尴尬,迫使语文老师要在变革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语文科提供的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主要为语言能力,作为母语学科,这是一个人在天然处境里自然习得的,可以说语言是天赋,而且是大众化的行为表现。学习语文的增值效益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你很难区分,哪些东西是语文课程学习中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哪些东西是你自己在生活实践中自然修习得到的。语文老师与课程提供的滋养很容易被淹没掉。因而,这是一个被普遍认为重要,可是在满足学生发展中,却最容易被忽略其存在的学科。语文老师,作为学科代言人,自然也处于尴尬境地——这么重要的学科,学生不重视,你怎么办?改革学科形象,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科价值体现出来,这无疑是大众语文教师普遍的心态与行为。
二者,语文学科在应试中异化,造成语文老师的苦恼,迫使他们要寻求解脱。
在应试的教育环境里,一个语文教师,一定处于两难境地:学科教学的效率提升,并不显著,即教师着眼在满足学生应试需要,这是他无法回避的。可是在教师的理想状态,他获得的语文学习经验,不是来自做题,不是来自听课的。独立性的自主学习,才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唯一途径。语文老师在这两难处境里,势必要兼顾理想与现实,寻求学科突围。
几乎所有教师的教学改革都聚焦在:鼓励学生在教材、课堂之外,增加阅读和写作实践。阅读、写作,语文的增益,离不开这两个基本点。
读写,是语文科高水平发展的主要聚焦点。听说,是我们在先天环境里的行为表现,较为普遍。可以说,在课堂外的语言实践中,这是较为便利的语言行为。可是读写发展到较高阶段,富集着思想、文化、艺术等特质。这则是需要有较高语言修养的人,在集体学习中加以点拨,其他人才会有所进益的。
任何一种语言,都会把“语”与“文”,这两个语言发展阶段区分出层级,先重视语的学习,再后聚焦在文。读文,作文,这就是语言追求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读写,所重视的“文”,在语言形式上,其实不是作为重要的部分。其内容关注逐渐成为学科发展中的富矿。而内容的表现,在文学性、文化性和思想性。
语文是人文学科,其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上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