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

2019-12-10 06:55:04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教材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的;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涉及到“文化”这一主题时,教材要求体现学生的爱国意识,于是我让学生先谈谈今天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受外国文化影响的,学生们都很踊跃地发言和讨论,我加以引导,使学生意识到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在逐渐缺失,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严重的文化殖民现象防止学生对外国文化一并兼收,从而鼓励学生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我们中华文明。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二、让情感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其实,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和谐、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轻松自由、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与此同时,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为人的情感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强度,不同的情绪对智力活动的开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爽朗、愉悦的心情,会形成兴趣;而烦恼、恐惧的心情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因而,课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既是一门课,需正面说理教育;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门实践课,所授理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以情感人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影响到信念的确立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认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换句话说,之所以让情感在教学中凸显,是因为在教学中,情感是融恰师生关系的纽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桥梁,是点燃智慧火花的火种。实践证明,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能借助自己良好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双重地位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用心去学习,进而提高教学课堂效果。  三、强化“激趣”教学意识  激趣,顾名思义,即激发兴趣。从教育心理学来说,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课的兴趣呢?激发学生学习思想课的兴趣,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重要性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观上自觉重视该科的学习;另一方面,根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实教育人”的原则,可采取一些方法、措施和手段,使学生对学习思想课产生兴趣,达到趣中求知、趣中受益的目的。也即,使学生通过思想教育活动获得情绪的满足,对思想课产生一种感兴趣的心理倾向,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课的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主体功能。  例如:教师可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一堂课新颖精彩的开端,可以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成功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比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或从学生思想认识入手导入,或从情感入手导入,或从行为入手导入。有的教师还提倡运用谈话法或讨论法、直观法、辨析法、哲理法导入,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有的提出问题设问法或类比法、归纳法、游戏法、故事法的运用,激发兴趣,引起悬念导入新课;有的则提出通过音响法或图像法、观察法、演示法、汇报法的运用,创设情境,塑造形象导入新课。如此种种导入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有积极学习的状态。  四、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理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再者是要培养合作探究习惯。据美国缅因州国家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同样的学习内容,由教师完全进行讲授,两周后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记忆平均率不足10%,而由学生教别人,记忆平均率则可达90%。因此,放弃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是打造初中思想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