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应有源头活水-教学中莫忘拓展延伸

2019-12-10 08:18:40

1 2 下一页

  作者:山东潍坊坊子区尚文中学 何风玉

  语文不是风干的丝瓜,语文也不是干瘪的脉络。语文应有源头活水,有血有肉、枝繁叶茂才是语文。因此,要学好语文,不能只靠老师总结的三规四律,更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要“海纳百川”。课本是骨架,课外延伸是新鲜血液,只有不断充实,才能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内,拓展延伸,这已经成为当前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实际教学实例,总结一下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几种方法。

  一、类比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名篇。这首词写于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往密州做太守。上不得意,再加上与其弟苏辄七年的别离,让作者抑郁惆怅。但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达观洒脱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苏轼的感情是复杂的,境遇是多变的。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苏轼呢?单靠这一首词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学生对作者境遇不熟悉,对作者思想了解不全面的情况,除了补充苏轼的生平境遇外,还补充了《念奴娇·中秋》,这首词比《水调歌头》晚写了六年,那时的苏轼还谪居在黄州,处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但在词中却毫无颓丧之感,“拍手狂歌,举杯邀月,起舞徘徊,乘风归去,水晶宫里,吹断横笛”,与“起物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等相似,都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在上如此不得意,在人生态度上却如此达观豪放,那么苏轼是否有归隐之心,是否有懈怠之感呢?《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作者难以割舍的人间情怀,说白了,还是牵挂着朝廷,放心不下国家。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怀,在苏轼的晚年词作中表达得更加强烈。晚年的苏轼,除了回忆之外,余下的就只有悲叹、哀伤了。我又给学生补充了苏轼的《诉衷情》。“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表现了作者闲散多年、不能驰骋疆场的忧闷心情。而“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一句,更加感人,道尽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惆怅。这样通过丰富的补充,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境遇、思想,也更深层地理解了《水调歌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积累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