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探究研究报告

2019-12-05 16:54:44

赣榆县实验小学 钱 珊一、提出问题: “预设”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案环节和程序,“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预设的任务要完成,生成的问题要解决,因此形成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解决好“生成”问题,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变的技巧和多门课程的融合能力。目前教师教学放不开和不敢放开的原因,主要是观念上受固有模式的约束,思想没有彻底解放,新理念构建模糊,不敢放开,生怕一放就乱,一发不可收,这是胆识问题;放不开则是教师没有从“自我中心”角色转变过来,既有观念因素也有能力问题。少数教师在小心翼翼地尝试,蹑手蹑脚,边放边收,象一个刚刚学步的儿童。从预设的课堂走向生成的课堂,从教师的心灵世界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用情感培育情感,用民主培育民主,用平等培育平等,以情及情,将心比心,这是实现大课改的公理所在。正因为原来的教育忽视了生成,所以要强调生成重视生成实现生成;但强调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的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创造性的生成是“学生为本”的体现,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有的时候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和教学预设是一致的,这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的合理把握和教学对象认知状况的深入了解,但更多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这反映出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对教师而言,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将面临严峻考验和艰难抉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当新的问题出现时,教师为了教学设计的不被打乱和冲击,“果断”的采取了避开的原则。这样的选择,也就把学生的创造性全抹杀了,我们口口声声在呼唤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的今天,教师却硬生生的在浇灭学生的火花,这无疑是与现在的教学改革方向相冲突的。
现代课堂教学的确也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因为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同时,也正是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也就造成很多教师无法走进新课程的原因,成为走进新课程的思想理念的绊脚石。
预设大家都会,而且一个比一个高明,但是对于学生的生成,则可能会避而远之,这样的想法,自然很难做到意识理论上的转变,没有这样小处的转变,自然谈不上大处的转变。所以,我们得关注生成,关注学生的生成。为此,我们提出了“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探究”这一课题。二、研究内容与目的(一)概念界定 “预设”体现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且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预应力行简约,要有较包容性和自由度,做到预设而不死板;生成应机智把握,即兴创造,让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绽放。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二)研究内容1、课堂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人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必须关注两个基本点:一个就是学生,一个是文本。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2、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面对新课改,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做到及时反思,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新一轮课改所积极倡导的。
(三)研究目的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生发展的轨迹进行开放的预设。另一方面,教学时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课堂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新方法。开放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灵活对待“生成”性资源,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主体地位,创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
四、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整体经验总结法、比较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打破语文课堂封闭的局限,使生成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引导,构建融多维目标于一炉的语文课堂。
五、研究过程与措施(一)对课堂教学充分预设的探究。 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因此,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任何教学都必须有预设。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内外等多方面。就教学目标的预设而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预设,而不能只预设知识目标;就教学进程和教学情境而言,要有适当的预案。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甚至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预设必须要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的捕捉,调控“生成”;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捕捉和处理,才能驾轻就熟。新课标指导下的备课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的预设要留有空白,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才能使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进行这种预设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并给自己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让自己能够很有把握的接受并进行课堂生成。语文课堂教学对生成性教育空间资源应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预设。
1、预设目标定位要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目标定位在完成认知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多种要素的交融和整合上下功夫,而不是强调一方面而简单否定另一方面,笔者听一位老师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简单欣赏了塞特凯达斯瀑布录像,重点讨论环境污染现象,这种置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不顾而游离于课外的预设,只求形式的哗众取宠,架空了语文本体,失落了人文内涵,长此以往只能导致知识的贫乏,能力的平庸,情感的平淡。而另一位老师借助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几幅瀑布的图像,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哪幅图是塞特凯达斯瀑布,在这个“猜一猜”看似游戏的空间里,学生积极投入到文本中,迫不及待地捕捉有关塞特凯达斯瀑布的两段描写,他们以自己的诠释、自己的想象,让思维插上了理性的翅膀,思辩地穿梭字里行间,感受了塞特凯达斯瀑布年轻时的风采,衰竭时的悲哀,悟到了文章语文之精妙,布局谋篇之美,这样,融语文学科多维目标与一炉的教学设计,既将开放和生成纳入,又不至于自流和无序,把语文课上成了真正的语文课,可谓枝削干更强。
2、预设学生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3、预设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
4、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为作者创造,其中自然也就有着作者的情感。而这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也能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感受到,甚至形成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就要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要进行细致深入地挖掘,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
(二)营造氛围,尊重生成 课堂是复杂的,运动变化的。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预设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所有可能的变化。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教师除采取积极鼓励态度肯定学生的表现外,还得适当调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即使偏离预定目标,也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鼓励继续生成。
当然,课堂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是确定的。如果学生的生成对课堂教学无价值,或需今后解决等,教师的正确做法是:做出合理取舍的同的,对学生的生成也应小心“呵护”,善于倾听和引导,至少要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是课堂上能否讨论和解决的,只要是我提出的,老师都很重视。这样,学生的创造性火花不至于被消灭,反而有可能激发他们自行去研究,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三)区分生成的良莠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就一味的肯定,一定要区别对待。我以为,区分课堂生成良莠的标准至少要有这么几条:第一是要看它是不是真,是不是符合已经被千百万次实践和科学证明了的客观规律,这是生成的价值之所在;第二是这种生成能引导大家逐渐逼近事物的本质,这是生成的核心与关键;第三是这种生成是不是突破了原有的老套路,确确实实具有创新的思维,这是有价值生成的基本特征。
1、生成浅表化——在肯定中引导 《鸟语》这篇课文不仅课文内容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语言表达更是耐人寻味。教学这一课时,借助媒体展现一个百鸟争鸣的场面,给孩子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里,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我看到了许多鸟儿。”;有的说:“我听到鸟叫得很好听……”这只是学习的浅表化成果,但他们真在自由表达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没有满足这这样的各抒己见,继而让学生谈谈文中“我”的见闻,又一次边聆听鸟语边想象类似的生活场景,再次交流时有的动情诵读了书上的句子,有的进行了创造性的地述:我听见鸽子“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分明是催我多读点书;多读点书;有的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咕咕,幸福,咕咕咕咕,真幸福,你可真幸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受了文字的魅力,内化了语言,陶治了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显现了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使得语文课真实了许多。
2、生成有偏差——补偏中认可 语文课上,常常会遇到“答非所问”的场景,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问:读了课题,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有一名学生拼命举手,被叫起来却说:“我读课题读出一个问题来,为什么课题不是‘天游峰上的扫路人’?”。面对这个读出意外收获的孩子顺势追问:为什么不加这个“上”字,读读老人的语言,动作描写或许有发现,结果这个学生自己读出了他独有的答案——那是因为老人与大山融为一体了,他是大册本身的一部分。多么精僻深刻的认识,在这一多维对话中生成了一个个各不相同带有个性的理解,同时生成了一个事先没预设,事后也不会被重复的教学过程。可见面对这些意外的收获,教师只有善于导航,仍能驶进美丽的港湾。
3、生成有错误——在纠误中否定 还记得《剪枝的学问中》有这么个说法,剪去那些徒长枝,明年才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子。面对文本学生自然比较稚嫩,他们的理解、他们的认识难免也有一些“徒长枝”。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推动、帮助。需要精心修剪。笔者还记得学习《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的一幕:老师问:“同学们,文中的人物你们最佩服谁?为什么佩服他?”竟然有一个同学说佩服德国,因为他作为长官与他手下的两个鬼子相比,还有点‘善良’,不是吗?他说,“我也有一个你这么大女儿。”这显然是阅读价值取向的问题,说明这个学生还没有读懂文字的“弦外之音”。但这确实是孩子的真空感受。在肯定这个学生能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之后,老师作了这样一引导:孩子们,德国允许杰奎端着蜡烛上楼睡觉去,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不是,那是因为他了有像杰奎琳那么大的女儿,他心中只有他自己的女儿,没有想到过关心其他孩子,他是自私的!有的孩子说:身为一个,却凭着心情做事,被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骗了,简直太愚蠢了……在这个“峰回路转”的场面,教师以阅读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平等介入,以一个具有精湛技艺的园丁身份“修枝剪叶”,传递着自己的理解、情感和价值观,影响和感召着学生,使整个对话过程发生了令人兴奋的戏剧性变化。
(四)加强实践反思 术业有专攻。教学是一门专业技术,一个缺乏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既预设不好也生成不好。因此要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课堂语言精而准,能高效地引领学生,而且学科是相通的,新课程对老师的专业知识、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备课,要求从“技术”走向“人文”、不仅在设计上苦思冥想,而且需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研究学生、掌握学情的身上,尤其要做好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从这个意思上讲,教学的艺术有时间简化为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课堂上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课堂上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造就了“生成”的多样化,教师因生成“吃一堑”时,就为下一次预设“长一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提高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教学艺术,使“预设”更完美,“生成”更精彩。
(五)培育教学智慧 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需要高超的教学智慧。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经常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基础上积累经验并最终形成教学智慧,再以高超的教学智慧来把握处理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艺术形成的必然的逻辑过程。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智慧、缺少灵气、只会照搬教条的教师,他能够科学地预设并艺术地生成。实践也好、反思亦罢、理论也好、经验亦罢,如果不以培育和增长教师的教学智慧为宗旨,终究是缺少方向,至少会付出更多时间与经历。总之,我们要用“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六、结论和思考
(一)精心准备,弹性预设 过去我们不顾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把备课误解为谱写教案,把上课误解为就是照搬教案,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精神。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合理的思考,明确的安排,自觉预估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生本等多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是由学生原有的经验,各自的知识结构及个性等多方面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并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理想、情感、态度现状出发,分析文本,制定多维目标,然后依据目标预设几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思路,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
但教师不可能也无法对实际的教学过程准备得毫无疏漏,故有必要在备课时进行弹性预设。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我们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我们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预设重点可在生成中调整;我们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生成,也只这种生成才是朴素的、真实的、生动的,因而也才是有效的生成。这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结果。
(二)巧妙把握生成性因素,提升了课堂教学价值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在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学生的回答一定有超出自己的预设之外的,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事情。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方寸大乱,那么其他的一切教学设想都不可能得以实现了,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们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当学生在就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我们也要用心的倾听,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在之后,进一步的明确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再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不可打夺学生的观点,而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搬舟,给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起来,共同研究。
还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本身超出文学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这部分信息,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指引。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忘了我们在做什么。在语言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感受语文,体会语文。其他的超出语文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语文上来。同时,教师还要在收集处理这一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能够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的兴奋点。
(三)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形散而神散,那种单纯的生成实质是“放羊”,“随意性”是其特点,它放弃教学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缺乏预设的生成,课堂是死气沉沉的,“封闭性”是其特点,那种所谓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而且慢慢会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
(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科学教师,我们还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也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问题跟着我们的课堂一起飞翔。我们在课题研究中研究生成性的语文教学理念为语文课改带来了一缕春风。这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机遇,改变了以往死板的语文教学。同时,这也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驾驭生成性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基本功、书籍阅读量、临场的应变处理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要加强。这必然要求语文教师付出许多,但这一切的付出都将会被证明是值得的。生成性教学,前路漫漫。课题虽已结题,但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如何驾驭这样的课堂,我们将在“十一五”课题研究中作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