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讲究有“度”

2019-12-04 14:01:37

  世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这些特征和规律使得事物保持一定的界限,人们注重遵循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在此前提下说话和做事,就是适度。适度,通俗地说,就是适宜、适中、恰到好处。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位科学教师要想使自身的教学恰到好处,尽力避免出现教学的失“度”现象,在对立中寻求一种辨证的统一,就需要认真研究科学教学的特征和规律,准确把握科学教学的“度”。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失“度”现象仍十分普遍,一些教师在处置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等方面存在诸多倾向性问题,教学中他们对于“点”与“面”、“主”与“次”、“放”与“收” 以及“深”与“浅”等方面处置失度,左右摇摆,教学易走极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注意在如下几个方面把握好“度”,讲求四个适宜。

  一、“点”与“面”宜结合

  科学新课程实施以来,以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已经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获取哪方面的发展?科学教师往往把握不好。“以科学概念为引领”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时应注重“点”与“面”的有机结合。“点”就是科学探究中值得关注的具有结构性的精要部分;“面”是指科学探究的整体面貌。科学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宏观上的感受,还要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科学探究的精髓。简单地说,就是在宏观处把握,从微观处落实。教师要引领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头脑内部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状况及思维习惯,特别要掌握学生观念中不完全的概念,加强教学中“点”与“面”的有机结合。

  如教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教师设计了如下富有结构和层次的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食盐与沙子在水中的变化情况(这个活动是为了了解学生头脑中原有对“溶解”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状况);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这个活动是为了挑战学生元认知,激发认知冲突,丰富学生对“溶解”的深层认识);第三个活动是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这个活动是运用类比的方法把要学习的新观念与学习者先前熟悉的观念或事物进行类比,促进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最后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各种混合物,进行整理、表达与交流(这个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将不同层次的概念融会贯通于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概念)。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各个“探究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支架,通过不同侧面、多角度收集到更多的溶解事实,使学生对“溶解”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理解逐步清晰和丰富,从“看不见”到“不能被过滤、不能沉淀、分布均匀”,期间既有思维上的矛盾冲突,又有事实证明下的概念清晰,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有序有效地展开了。而在科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处理科学教学中“点”与“面”的关系,一味地追求“面”上的铺陈,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科学概念,使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印象肤浅,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与上述情形恰好相反,另一些教师却重“点”轻“面”,他们在学生初步感知科学概念的情况下,肆意地将科学概念肢解成零碎的“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过程杂乱无章,致使学生一直被老师、被问题牵着鼻子走,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

  二、“主”与“次”宜分明

  科学教学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这样才能使教学有针对性,有实效。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倾向性太过明显,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为了赶时髦,将教学的重点、难点搁置一边,一味地迁就学生,不分主次,严重脱离教学目标。如教学《光的反射》一课,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如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有位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当学生通过探究和交流得出白色物体反光能力强时,有学生便趁势问道:“那么,哪些物体反光能力强,哪些物体反光能力弱呢?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以及生活经验,这个问题并不是本节课探究的重点,教师应及时地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引导。但这位教师在课堂上却缺乏应有的教学智慧,不能有效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上花下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运用了大量的学生听不懂的专业术语进行抽象描述和解释,最终导致因教学时间不够而达不成教学目标,制作潜望镜的实践活动无法完成,草草下课。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实施中主次不分,没有驾驭教学重点,缺乏必要的引导智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三、“放”与“收”宜有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应充分发挥。这一理念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失衡现象,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或紧“收”不“放”,或只“放”不“收”。紧“收”不“放”的情形是教师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权包揽,生硬灌输,不组织有效的活动,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抑制。与此相反,只“放”不“收”的情形是教师把“教”与“学”的任务全部打发给学生,听之任之,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作适时的引导,活动结束后教师不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作深入的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学,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很贴近时尚,课堂上气氛活跃,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收获甚少,甚至有学生在嬉笑中打发学习时光。课堂教学看起来一步一步让人目不暇接,但学生却不对探究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即使是回答也是低质量的、浮于表面的。教师看起来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权利,学生说得、做得热火朝天,一节课下来,竟然让人不知道今天究竟学了什么,这完全违背了科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深”与“浅”宜适度

  科学教学应该定准标高,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到深浅适度,难易适中。教学任务过重,教学要求过高,使学生因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畏惧卑怯心理;教学内容过浅,教学要求过低,使学生始终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这样,他们势必产生厌烦情绪,怠慢、轻视科学学习。如教学《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这一课,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测量磁力,收集数据。学生在对问题作出猜测后,进行实验,获取数据,这个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需要耐心和细致。第二个活动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一个磁铁吸上另一个磁铁后,磁力会增强”的结论,本来至此就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时,教师却提出了一个极富深度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磁铁吸上另一个磁铁后,磁力会增强呢?”这样的一个“为什么”确实把学生给难倒了,本来气氛热烈的课堂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此时的教师反倒表现得不慌不忙,运用课件中精美的图片和动画向学生详细地介绍起了磁力线的发现、分布以及磁力的强弱变化,他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这样人为随意地提高教学的深度,对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是毫无益处的。我想,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设计具有一定深度且符合实际的问题,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的延展,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就本课而言,在学生得出“一个磁铁吸上另一个磁铁,磁力会增强”这一结论后,教师就应该趁势提问:“一个磁铁吸上另一个磁铁后磁力会增强,那么,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的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有了前面的研究作基础,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了。

  有效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首要目标,而教学中的“度”是达成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并坚守科学教学中的“五性”,这“五性”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评价科学教学的重要标准,是克服科学教学“失度”的有效方法。一是目的性,即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标高适度,教学的切入点把握地好;二是针对性,即只有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才能使教学对路;三是层次性,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教学要深浅适度,难易适中;四是融合性,即点面结合,收放有度,主体主导有机融合,在融合中寻找平衡点;五是实效性,科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素养,所以科学教学应去虚务实,不一味追求时髦,不做假样子,不搭花架子,教学应切实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科学教学效率,全面达成科学教学的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