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因特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
2019-12-08 18:55:10
如何上好因特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摘要: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师都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可是,当网络进入信息技术课中时,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好上好信息技术课和使用好因特网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如何上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呢?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课刚刚经历过信息技术新课程的一线教师,在教授新教材,特别是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时,大多会直面这样一个新生问题,即:如何上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新问题呢?因为比较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或者与网络密切相关的。尽管以前的旧教材中也有类似收发电子邮件、网页制作等内容,但是,限于当时的硬件条件,大部分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只能跟学生“纸上谈兵”,草草收场。可是,如果现在新课程的实施再采用过去的老办法,显然行不通。于是,许多学校花大手笔设立网络教室,纷纷联上“因特网”。学校的愿景是好的,就是希望新世纪新中国的学生不能在信息社会再落后于人。可是实施不久,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就纷纷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位教育界的同行对其市内一所重点中学一、二年级的213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上过网的有1683名,其中主要玩游戏的学生占到上网人数的56.3%,其次是聊天。调查显示,72.3%的男生以游戏为上网的主要目的。而女生中有61.7%的爱聊天,19.6%的玩小游戏,而上网查资料和于其他有利于学习为主要目的的不到15%。(以上统计数据引用自《正确认识与引导中学生上网》 周振江 河南省漯河实验高中) 所以,导致相当一部分“主科”教师、学生家长纷纷视上网为畏途,进而,当他们听说信息技术课也要上网时,更是表示不可接受。面对此种状况,信息技术教师感到“难”。可是,如果不给学生上网,在“绝网”的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结果又会如何呢?在笔者参加某次教学交流活动中,一些教师就纷纷反映“你不让学生上网他们就吵翻天,大声说话、起哄、喧哗、打红心大战、摔鼠标、凳子突然倒掉、键盘突然掉地上、怪叫声……什么样的情况都有,有些人甚至一节课就坐在那里喊老师开网,搞得其他人上课心不在焉”。面对此种状况,信息技术教师更感到“难”。如何改变当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中的这个“两难”现状,就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我觉得有必要简要分析一下学生为什么喜欢在课堂上网期间聊天、看电影、玩游戏,更严重一点的,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页这个问题,以便给我们下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些许参考。武汉大学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咨询心理博士生导师佘双好教授认为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因素既有其自身发展中的生理、心理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原因。从年龄上看,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成熟的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易出现思维的片面性。青春期的孩子更偏爱就外界事物的某一点来进行假设,一旦迷恋某种东西,就会难以自拔,这种思维的片面性易使他们的思维走入死胡同。此外,与当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育局限性有关,对青少年的教育应是人文、素养、知识共同发展的过程,但现在由于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评估方法,高考选拔人才的形式等原因,中、小学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多侧重于学业,以学生成绩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使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和思想压力,也会过早地把孩子的发展方向局限于某一方面。 这里我们不妨也听一听一些学生的心声:适合我们学习的网站极少!除了少数校园教育网站外,没有更好的对学习有直接或间接指导作用的网站!并且总有不健康内容的广告、信息出现,几乎每打开一个网站就有这种东西!下面,笔者将就此从理论和技术的角度,结合自己与一些同行交流获得的经验以及本人的一些粗浅想法与各位商榷。归纳一下,目前我们可以从“堵”、“控”、“疏”、“导”等方面入手,以期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和谐的网络环境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一、 堵何谓“堵”,即需要上网时才开网,一般情况下不开网;有资格上网才开网,否则不开网。打个比方,比如在讲到网页制作的时候,教师限定时间让学生上网收集自己所需要的一些素材,这时教师打开网络,当超过一定时间,或者说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找好素材时就暂时断开网络。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网络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学生利用上网时间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时,在警告无效或超过一定次数的情况下,即可视为该生自动放弃上网资格,由教师通过技术手段让学生暂时“下网”以示警告。那么,技术上该如何实现呢?一位同行半开玩笑的说:这简单,网线掐了,交换机也给关了, 看见谁动了,就给他个黑屏,警告下,实在不行就遣送给他班主任,写不少于2000字的检查!虽为玩笑,但我观察到不少教师确实这样做了,并且效果可以还真“立竿见影”。但这种方法只能管一时之用,或者说并不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其实目前,一般而言,有三种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分别为交换机控制、DNS控制和网关控制。1、 交换机控制如果所使用的交换机是可管理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控制交换机的连接端口,实时打开或关闭网络连接。具体操作为:先分配给交换机一个IP地址,然后通过在教师机的IE浏览器中输入交换机的IP地址进行登录,验证身份后会出现管理界面,再点击学生机房的级联端口以进入该端口的信息界面,只要把它的“State”(状态)设置为“Disable”即可。当然,如果需要个别控制的话,该交换机必须是可管理的。2、 DNS控制信息技术教师们都知道,当我们在地址栏中输入类似“http://www.itedu.cn”时,IE必须首先在网络上找到一台可以将该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计算机,即DNS服务器,如果没有找到,就无法直接通过网站的域名访问站点。所以,只要控制了DNS服务器,也就相当于控制了学生机通向因特网的道路。技术的核心就是将所有学生机的“TCP/IP”属性中的DNS设置为与学生机在同一交换机上的教师机的IP地址,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控制教师机的DNS服务的启停来控制学生机上网的通断了。3、 网关控制网关是局域网内外结合的必经之路,只要切断学生机和网关的通信,就能关闭学生通往因特网的大门。目前实现该功能的软件比较多,“NetCut”(网络剪刀手)就是这样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它可以切断局域网内任何一台主机与网关之间的通信,不论是在交换环境还是普通环境。对于交换机控制,缺点主要是该方法要求交换机是可管理的,并且必须给交换机分配IP,否则不能使用;而对于改变学生机DNS的做法,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当某些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学生机的DNS,绕过教师机的控制时,会很快一传十,十传百,DNS服务器也就行同虚设了;而对于NetCut的使用,简单灵活,既可以全部控制,也可以单独控制,建议大家使用。二、控“堵”的方法虽然也能从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学生滥用网络资源,但是对于课程教学而言,却不能很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这从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作品的质量可以清楚地看出。所以,我们可以实行有条件的“堵”,有限制的“堵”,即用技术的手段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上网的范围,即这里将提到的“控”。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通过使用相关的代理软件来实现。具体为:使每个机房都成一个局域网,在教师机上安装代理服务器软件来控制学生机上网,让学生机通过教师机才能连接校园服务器进入Internet。比较常用的代理软件典型代表为Sygate、WinRouter等。这里以Sygate使用为例,一般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在教师机上安装Sygate。第二步,设置教师机的TCP/IP协议。如将IP设置为192.168.1.100,网关为192.168.1.254,工作组为YZZXA,保证教师机能上网。第三步,设置Sygate内部网络的网关为192.168.1.222。第四步,设置学生机。注意学生机的网关为192.168.1.100即教师机的IP地址。DNS改为192.168.1.222,组名为YZZXA,计算机名分别为YZZXA1,YZZXA2……通过以上设置,教师机就可以对学生机上网进行控制了。此外,通过Sygate的“许可管理命令”,还可以进行黑白名单管理,也就是可以对网站进行地址过滤。如果教师上课只希望学生访问校园网内的专题学习网站,只需将该站点的IP地址填加到“已许可列表”里,然后再钩选“激活已许可列表”即可,这样学生只能进入本校的站点,而不能进入其他网站。当然关于“控”的其他做法其他教师也做过一定的研究,这里我觉得大路论坛中网名为“良机”的同行的做法也有独到之处。他对学生信息技术课堂上网实施如下四级控制:最高控制方式——采用局域网模拟Internet进行基本教学。这种方法至少有以下优点:不需要直接接入国际互联网。在过去课堂仍未能接入Internet的年代,我们一直使用这一方式;既达到了教学基本目标,又有效防止不良信息;速度快;并能解决一些尽管能直接上Internet也难实现的一些教学困难,如FTP。第二级控制——采用路由器防火墙控制上网虽然上述方式基本满足教学,但信息滞后。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当浪费教学设备及“校校通”资源。作为互补,当我们需要搜索实时信息,才放开网络,主要用于信息收集。利用这个方式也可以个别授予部分优秀学生访问权。第三级控制——教学平台控制我校电脑课室都装有硬件多媒体教学控制平台,当老师讲课时进行屏幕广播,当提问学生时全班看该学生机的操作,当学生练习时教师监视学生屏幕,发现不良行为及时关闭屏幕以示警告。第四级控制——教学任务控制每节课都有一些特定的任务,课堂内容充实。学生必须完成并提交作业,保存这些练习作为平时的学业评定依据。当然,有些教师还是提出自己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常规教学当中,处于"互联网"开通的状态, 似乎不是特别明智的办法。对此,网名为“守望诗意”的同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好办法。即:1.通常状态下, 学生机不能访问互联网。但是可以访问学校下的"可访问列表"中的网站.(节流)2. 当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互联网直接相关,如讲搜索引擎等内容时, 可暂时性开通互联网. (必要) 3. 学科教学时,教学过程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如让学生上一些网站的话,教师可提前将这些资源网址加到网管控制下的"访问列表"当中,让其可用. (精心)4. 学生用于研究性学习或辅助学习,有特殊的网址要开通,可向网管申请,经审核开通. (开源) 比如有学生申请开通"太平洋电脑学习网"等学习类网址,可审核后开通.这样,学生可以访问的网站,是经过选择和审核的,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是递增的,局面会稳定很多.三、疏这里我所提到的疏,其实就是指使用好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教学中来。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如果一个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备课阶段下足了工夫,将一节课的任务设计的虽紧凑但不急促,完全考虑到学生的正常接受能力,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自身作品的创作中,往往这时,学生会无暇顾及什么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抓紧有限的课堂时间上网寻找有用的信息。此外,通过交流,我发现不少同行也想出了不少其他的好点子。譬如,有的教师在每星期的信息技术课前5分钟让学生推荐一到两个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发现的好网站,科代表定期将这些网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以上网绿色通道的形式放在校园网上,这样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就方便多了。还有的教师以师生共建校园网为突破口,让学生掌握网页制作技术与应用,建立个人网站、班级网站、专题网站,个人网站具有强烈的个性化,为个人资料收集整理、网上宣传交流、主体探究服务;班级网站具有体现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设立班级网络相册、荣誉榜、学生作品和具有班级特色的栏目;专题网站以学科内容为主题,深入探讨学习、生活中的某一问题,培养一定的探究能力。如此等等,都很好的让学生形成爱网、用网、建网的意识。正可谓“疏之有道,行之有效”。四、导以上提到的“堵”、“控”、“疏”似乎都有回避之嫌,都没有去直面学生利用课堂上的上网时间去做一些无聊之事的事实。由于学生喜欢网络占了绝大多数,并且基本都学会了初步的上网搜索和操作技术,完全禁止学生上网既不科学,又不现实。即使不让他们去网吧,他们总是能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从事网络活动。只有通过积极的引导、认识上的提高以及目前的教育教学活动对网络知识的引进和推广,才能缓解和纠正目前学生中上网玩游戏和QQ聊天的不良倾向。其次,网络本身的内容也应该调整和充实,多建立一些适合学生学习和娱乐的健康网站,从网络的内容和形式上给以积极的引导和规范。当前有专家指出,中小学网络德育已经是中学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努力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把网络德育工作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在制度上要求学生不玩游戏,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上网健康安全德育知识渗透,教会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碰到不良信息的时候要冷静思考及时报告,如:碰到不健康的网页怎么办?在QQ上聊天随便公布个人信息的害处?等等,模拟网络情景让学生真正面对事情时能镇静自如、合理处理。总之,一味的堵绝不是办法,采取“堵”“控”结合,“疏”、“导”并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上好网、用好网。
相关推荐
- 语文作文素材搜集的十种途径 2019-12-09 11:19:06
- 电脑学习方法谈 2019-10-19 18:42:16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2年中考一模试题 2019-11-01 12:30:51
- 保定:新一轮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低碳转型 2019-09-22 21:54:56
- 2013高考时事政治 热点 治理灰霾 2019-10-16 1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