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尝试,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纵观几年来浙江省嵊泗县的初中思品教学,可以发现,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并努力使课堂生动、活泼。但由于各种原因,也不可避免地走进了一些误区,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下面,笔者仅就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些感想,与大家探讨商榷。
误区一:舍“近”求“远”
案例:一位教师上“身边的侵害与保护”,她从网上搜集了很多视频资料,可谓图文并茂,动感十足,其中还有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让学生不时发出惊叹声。但在这节课上,教师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引导自己的学生思考自己身边是否存在各种侵害,以及由此采取的保护措施,而只是让学生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分析、思考问题。
分析:网络时代,人们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网上丰富多样的素材也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但不管网上的信息素材多么生动,毕竟大多和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很难让学生感同身受。所以,我们不仅要利用网络优势,更要注重挖掘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进行分析讨论,这样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使他们觉得真实可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节课中,教师本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侵害,以加强防范、侵害的警觉意识,提高应对侵害的各种能力,但由于出示的材料、所举的例子都来自网上,且远离了学生生活,所以学生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关注别人身边的侵害,或许还会认为侵害“与己无关”,因而不能引起他们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可见,“舍近求远”是不可取的,但是这种做法却并不鲜见。比如,有的教师明明面对的是海岛渔村的孩子,却总是列举一些以城市生活为背景的事例,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或兴味索然。又如,教科书上有的案例和插图非常有教育价值,也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却视而不见,不好好利用,一定要到网上找新奇的。这样,多花费了时间却不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由此,笔者认为,教学素材的选取在注重“以新取胜”的同时,还要讲究实效性。
所以,尽管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信息资源,但最好的、最有意义的德育资源还是在学生身边,来源于学生生活,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应尽量遵循“就近”原则、“便利”原则,切忌“舍近求远”,以免吃力不讨好。
误区二:以“偏”概“全”
案例:一节初三思想新授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按结构分为并列的四块,教师课前按内容精心准备了四道材料分析题。在教学引入后,她把材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四组学生每组重点学习、探讨一道材料题(针对一项学习内容),“如果有时间,再稍带看一下其它题目。”学生学习讨论后,教师让每组学生代表起来回答自己所做题目的答案,并点拨、讲解。四组学生回答完毕后,四个要点便完整地呈现出来,教师进行简单小结后便下课了。
分析:从这节课的设计来看,教师本意是想摆脱按部就班逐一讲解的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这样的课堂的确不死板且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教师虽然完整地呈现了教学内容,其实质却是每个学生都只重点学习了一项内容,对其他内容的学习最多只是“稍带”。这从知识的掌握来说是非常欠缺的,况且材料题中呈现的只是一些核心问题,很多细节问题却被忽略了,之后教师也没通过任何形式提醒学生注意。所以,这节课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不全面的,从教学设计和效果来看是“以偏概全”。
这是一节新课改之前的思想课,至今提起来仍有意义,因为在新课改的春风已吹绿大江南北的今天,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已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探究?怎样适时安排学生探究?在探究的同时,还应结合哪些其他方法和手段?怎样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就这节课来说,教师可以先就其中一块内容带领学生学习,待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剩余内容则留给学生在自学基础上互相讨论、探究,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解疑、总结、提升。先“扶”后“放”,先“自主”再“合作”,效果就会好得多,也避免了“以偏概全”。
延伸开去说,当下,教师各种各样“以偏概全”的做法还真是不少,虽然“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追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偏离这一目标。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叫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而常常忽视了角落里一些怯怯的却充满期待的眼神;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教师往往不能做到“三维目标”兼顾;教师常常因为学生某一方面的优劣而对他们全面定性……这样做,要么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要么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不管采用何种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果其做法或结果是“以偏概全”的,那就是低效的、不得当的。
误区三:避“难”就“易”
案例:在“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了伦敦奥运会的宣传片,又播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大概用了近10分钟,之后通过提问“两者有何不同”引入课题。在接下来几个环节中,教师又从多方面向学生呈现有关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视频、图片资料并作了讲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尽情领略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当涉及较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对待文化的差异性”时,教师却只用了寥寥数语带过,既没有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也没出示任何材料进行分析,在匆忙中就结束了教学。整节课只提了些简单的问题,基本是集体回答或干脆自问自答。
分析:这是一堂县内的职评比武课,只有两小时的准备时间。课前,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视频和图片的收集上,却忽视了对教材整个框架的有效建构,忽视了对难点的把握与处理,也没有考虑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其设计可谓是“避难就易”。另外,时间和材料的分配也不合理,导入就用了近十分钟,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呈现资料并讲解,最后难点的处理仅用了几分钟。的确,好看的视频、图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教学不能只提供浅层次的观赏而缺乏深层次的理性分析和探讨,如果缺乏思维的碰撞,那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能带来什么好处呢?在本节课中,教师更多地是当了一回播放员和解说员,学生充其量是当了一次观众,得到了感官的享受,获得了情感的愉悦,而对知识的掌握却仅停留在“了解”层面。
诚然,两小时备课对教师来说是挑战,是对教师功力的考验。但如果我们在平时常常安于现状,备课时光想着用一些新奇、好看的材料去吸引学生,在容易设计的部分大费笔墨、大肆渲染,遇到难题就绕道而走或一带而过,不肯多加思索,不想去尝试突破,那么,关键时刻再怎么“临阵磨枪”都无济于事,而只能“避重就轻”、“避难就易”了。所以,“十年磨一剑”,只有平时严格自律,才会有关键时刻的精彩呈现。
误区四:重“教”轻“学”
案例:一教师为执教公开课作了充分的准备:精美的媒体制作、精当的案例选择、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连过渡语都经过了再三斟酌。因为一切准备就绪,课堂上,教师自信满满,可是她为引出课题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遭遇了冷场,学生无一能够回答,教师只好自问自答。教学一步一步地展开,预先选择的案例也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围绕每个案例都设计了若干个问题,也许怕学生回答不出,也许是怕时间来不及,教师每次提问后都不忘提示:请看书本第几页第几段,甚至第几行。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每次都很快找出了答案。课上得很顺利,教师刚作好小节,下课铃就响了。
分析:教师自以为一切准备就绪,为什么一开始就遭遇了冷场?这是因为她在备课时只备了教材,只备了自己应该怎么说,怎么做,而忽略了“备学生”,没有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只是想当然地来设计教学。本节课,教师在教的方面的确作了充分准备,但她对学生怎么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却几乎没有考虑。设计的问题基本可以直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谈不上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另外,还对问题的答案作了明确的“指点”,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回答出来。通过阅读教科书来摄取知识是学生所需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之一,而教师为了使课上得顺利,却让学生走了“捷径”,没有给他们留下看书和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互相之间讨论、商议,长此以往,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这个案例可能有些极端,但类似的做法在不少教师中却普遍存在:常常是“教”的内容和活动丰富多样,而“学”的活动则简单、机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归根到底是学生“学”的有效,所以“重教轻学”必然会影响教学的实效。
上述各案例中所体现的教学误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教师没有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和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只有做到“形神兼备”,才不会迷失方向。在课改的路上,我们一刻不停地在探索,有成功、有失败,但只要及时地总结得失,并尽早走出误区,就会让我们的脚步迈得更稳,会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