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对文本(课程内容)的理解是对话教学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这种人与文本的对话即为理解型对话,主要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师本对话)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本对话)两种形式。其中,教师有一定的文化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是具有主动精神的意义的生成者和发展者。
一、师本对话
师本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其所持有的“成见”为前提而对文本进行的理解。成见即先入为主之见,并不是教师个人创造的,而是教师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和文化等共同给予的。
(一)师本对话的三个条件
首先,要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史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概念,隐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历史研究方法等。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完成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主要就是这种分门别类的知识。教师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学科结构和学生认知特点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理解所教课程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逻辑结构,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其次,教师要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除了扎实的史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丰富的文化背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各种知识会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介传播开来,学生获得的各种信息也会在课堂中反映出来,使教师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课程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教师必须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尤其对于历史这一门内容庞杂丰富的课程来说更是如此。
最后,师本对话的过程,并不是教师消极地接受文本内容的被动的过程,而是教师与文本在各自的地平线上通过积极的对话不断形成新意义、建构新视界的过程,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过程。
(二)师本对话的操作程序
首先,教师要熟悉文本。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就应是教材知识的已知者。若教师不懂、不会,则学生更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必须熟悉文本,将文本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装备以及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
其次,教师要创造性地发展文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智慧,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自主学习。包括适当取舍教材内容和拓宽文本的视界。
最后,教师要反思文本。教师在课堂上实践文本后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课后教师要在原来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不断丰富,不断改造,不断创新,充实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独立地去体验和感受,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把握文本的意义,在和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过程。
(一)教师指导生本对话的具体原则
1.充分信任学生。高中生已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初步的批判能力,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处理好自己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2.建立生本之间的平等关系。课本虽然是由教育专家和各学科的专家在充分讨论和调研的基础上编写的,但是大学教授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高中学生,因此对学生的特点缺乏直接客观的了解。文本内容对于学生不应是居高临下和高深莫测的姿态,相反只是促进学生学习、理解和发展的工具。
3.尊重个体差异。在生本对话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而对文本的感悟、体验、理解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忽视这种差异,而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通过生本对话达到学生与文本的相互承认和理解,从而建构起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生活世界。
(二)生本对话的操作程序
1.进入教材情境。2.质疑教材。3.完善自身的主观世界。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已经将自己的和作者的感情世界融为一体,引起个体心灵的震动,这必然使学生对自己的主观世界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完善自身的主观世界。
(三)生本对话中的“本”不应局限于历史课本
还应包括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及遗迹、遗物等。例如,鉴于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关于北宋时期东京沛梁商业兴盛的内容叙述不足,有的教师补充了下列材料:“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袜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以东街北,赵十万宅,街南中山正店。……又投东则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又李生菜小儿药铺、仇防御药铺……以东牛行街,下马刘家药铺,看牛楼酒店……自土市子南去铁屑楼酒店,皇建院街、得胜桥郑家油饼店,动二十余炉。直南抵太庙街、高阳正店……近北街曰杨楼,街东曰庄楼,今改作和乐楼,楼下乃卖马市也。”只要学生读完这些材料,关于东京商业的繁荣也就无需更多的讲解,教师利用生本对话来生成文本意义,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发展。
最后要注意的是,在对话教学中,生本对话和师本对话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它们是同一个教学过程的不同的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彼此交融、互相理解、共同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