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集选拔性和检测性于一体的统考,其命题是极其慎重的。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考虑难度设置的合理性。难度过小,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难度太大,也不能检测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命题专家们往往会在选题材、编题干、设选项等个方面,巧设各种暗示,引导考生正确作答。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巧用题中暗示信息,可以帮助考生阅读、分析、理解,有助于准确答题。下面就以高考试题说说这一解题技巧的运用。
一、巧用材料原文中的暗示信息
如1993年全国高考卷第26题,要求判断“三个向度”的具体内容,这实际上就是对原文中“以思维的运作、内容及结果的因素分析和形态综合这样三个向度来解释人类知识的结构”一句的正确理解。句中的顿号和连词“及”“和”,使几个词语、短语的层次关系变得扑朔迷离,到底是“运作”“内容”“结果”三者相并列,还是“运作”“因素分析”“形态综合”三者相并列,实在难以确定。那么怎么来解题呢?不要紧,下文“其中以运作向度的扩散性思维和结果向度的转化两因素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正暗示了解题信息,使“三个向度”毋庸置疑地指向“运作向度”“内容向度”“结果向度”三者,清晰而明确。这个句子,无疑是对题目的重要暗示,抓住了它,题意就豁然开朗,题目就迎刃而解。
二、巧用材料标题中的暗示信息
标题是作品的眼睛,从“眼睛”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丰富有益的东西,如写作对象、范围和主旨等。如1999年高考第10题,要求对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进行鉴赏,a、b、c三项判断都是恰当的,只有d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表述不当。这两句诗中的“我”应指诗人。为什么呢?因为标题是“我爱这土地”,这个“我”就是指诗人。只不过诗人在诗中用了“假如我是一只鸟”,用了比喻的方法,“我”与“鸟”实质上是分不开的,是合而为一的,“鸟”就是“我”。所以两者截然分开是不恰当的。
三、巧用材料作者中的暗示信息
命题者有时将阅读材料的作者在试卷上明示出来,这正是我们答好试题的一把“钥匙”。因为我们知道了作者,就可以进而联想起作者的生活时代、创作风格等背景知识,从而有利于准确把握材料。如1995年高考第11题,题干是“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从中我们得知这首词的作者,进而想到,作者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婉约派词作则向来婉曲含蓄。而d项说“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抒胸臆”的说法与李清照词风显然不合拍,d项判断有误。确实,这首婉约派小令《如梦令》虽然短小通俗,但却情浓意深,含蓄丰厚,作者寓情于事,融情于景,抒发了伤春惜花的闺怨。
四、巧用材料注释中的暗示信息
有时,高考阅读材料后面附有注释,这些注释,常常成了命题专家设置答题暗示的载体。如1991年高考第34题,要求考试回答“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从原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关文字显示。但是,原文附有注释:“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而原文写于1928年,一看即知,所谓“特殊的日子”正是指“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又如1996年高考第28题,是个多项选择题,其中e项“18世纪的音乐是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这个说法对不对呢?从原文中,无法直接判断。但是,参考一下原文所附注释就十分明确了。因为注释说莫扎特生于1756年,卒于1791年,属于18世纪的音乐家;而从原文中我们知道,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不止于创作悦耳的乐式”,“还能表达情感”,可见,18世纪的音乐并非只有“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再如199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是关于何子平的一段文字。文后有两条注释,其中后一条注释说:“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这注释的后部分实际上是背景介绍,帮助考生理解文意,而且对解题至关重要。因为正是有这样一个规定,何子平才既谢绝了顾凯之的挽留,坚持原则,离职回家奉养老母(尽管他母亲的年龄登记有误),也没有听从顾凯之“以母老求县”的劝告,而“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这是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事情。这条注释涉及对文字主要内容的理解,又直接关系到三道题目的解答,即第15题对“州中差有微禄”和第16题对“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的翻译,还有第19题要求选出“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如果认真阅读了注释,理解了文意,就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留心注释中所给的暗示信息,对于解答试题非常必要。
五、巧用创作时间中的暗示信息
如1991年高考第34题,正是结合注释和副标题所提供的写作时间,才对“特殊的日子”的含义作出了正确的把握。又如2000年春季高考第10题,考查的是现代诗歌《雷》,按理说,这首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若注意到试卷上注明的创作时间“1948年”,问题就显得容易了。“1948年”,那是建国的前夜;再联系诗句的理解,不难推想出,以“雷”为题极富象征意义。c项“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自然不恰当,因为第一节不全是自然界的反应,“每双眼睛在渴望”说明人们期盼祖国解放的春雷迅速到来。
六、巧用试题题干中的暗示信息
这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暗示方式。如1997年高考第31题是:“下面是某校黑板报上的一篇报道,有标点、词语、语法等毛病。读完后完成下面两题。”这是一道修改题的题干,从这个题干的表述中我们可以获得暗示信息,该语段的毛病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有标点使用不当,有词语运用失误,还有有的句子存在语病。遵循题干所暗示的这三个方向,分别到语段中去进行对应式寻找,就能顺利解答。又如1998年高考第27题,针对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一问:“作者为什么吃惊?”二问:“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细细比较这二问的题干,它们是不同的,这不同就在于第二问多了个“联系全文看”,而这恰恰暗示了这二问思考的不同方向,亦即答案的不同区域,说明前一问的答案就在原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后一问的答案需要到全文中去找。如果忽视这里题干中的暗示信息,就很难作出正确的解答。再如1999年高考第26题,要求“根据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的信息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有的考生概括成“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调价”,能够从时间(3月1日起)、项目(电信费、邮资)来筛选出重要信息,但是忽视了题干另一个要求,即还要包括“价格变动状况”。仔细分析题干,从中获取暗示信息,对解题是大有意义的。
七、巧用矛盾选项中的暗示信息
我们知道,在四个选项中,如有两项表述上矛盾,当中必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则必是错误的。明乎此,我们即可注意考察选项之间的关系。如1996年诗歌鉴赏选考的是一首元曲,其中第10题c、d两项的表述就相左。该曲的第二、三、四句分别如a、b、c项所说写的是曹操、孙权、诸葛亮,第五句即最后一句是总结句,d项却说它“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显然,这与c项指认诸葛亮的表述正好相反。那么,本题的答案就是这两项中的一个。至于到底是哪一项对呢?对照诗句,不难判断出c项说法正确,这样d项说法就是错误的,它就是本题的最终答案。
八、巧用相邻题目中的暗示信息
如1999年高考第23题,要求考生回答:为获得教育的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这道题综合性强,答对答全实在不容易。其实,抓住后面的第24题,就能够方便而准确地答出其中大部分的答案。譬如从a项中可直接摘抄出“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从c项中可概括出“要鼓励学生创造”,从d项中可概括出“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甚至e项这个错误的选项,也暗含了可资利用的重要信息,利用它可摘出“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高考评分标准提供了七个参考答案,从第24题中即可找到四个。可见,相邻试题所提供的暗示信息是多么的宝贵啊。
九、巧用生活常识中的暗示信息
被命题专家选作考查的材料,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生活本身,绝不会违背生活真实。既这样,我们就可利用生活常识的暗示信息来帮助解题。如200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用的是赵师秀的《约客》,c项“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判断是错误的。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这样的生活经历可能我们都有;彼时,你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是“闲适恬淡”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己推人,进而认定c项的表述不恰当。其实,在这首诗里,“闲敲棋子”貌似悠闲,实质细致入微地传达出诗人此时孤寂焦躁的心情。
解答试题,最根本的方法,当然是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地阅读、理解、分析,但是,巧用原文、标题、作者、注释、创作时间、题干、选项等所提供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全面领会作品内容,准确而快捷地找到答案。
巧用暗示解题例说
2019-11-29 16:13:01
相关推荐
- 中学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2019-11-10 17:48:14
- 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 2019-07-28 21:01:56
- 支公养仙鹤 2019-11-07 14:10:00
- 2012届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专题指导与练习讲评 2019-11-22 16:56:15
-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第一中学 2019-12-07 15: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