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时事政治与热点事件解读

2019-10-29 16:00:08

1 2 下一页

  “七一”讲话

  为纪念中国成立90周年,中共中央发表了“七一”讲话。

  常识:①中国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的领导地位也是由中国的先进性决定的。②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是中国特色事业的领导核心。③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④中国的领导是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本质要求。

  哲学常识: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③要用联系的观点、整体性的观点观察问题。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⑤整体和局部是辩证的统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问题,重要的局部在整体中处于关键的地位。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2年3月5日,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常识:①发展是硬道理。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②财政收支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关系到十三亿人的生存,粮食的增产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④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说明:生产目的就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⑤CPI提高反映了市场经济是有缺陷的,需要宏观调控。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到7.5%,说明要坚持科学发展,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⑦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等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走互利共赢的道路。

  常识:①经济决定,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②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最主要的职能。(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

  哲学常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推进作用。②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③质变和量变的辩证统一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⑤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十七届六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十七届六在北京闭幕,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哲学常识:①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先进文化可以推动现代化建设。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文化强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⑤青年一代要承担建设中国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提高全面素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为开创中国特色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经济常识:①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③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生产决定消费。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消费发展。精神文化类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这些反过来要求我国的加速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⑤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以科技含量高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标志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⑥文化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常识:①与经济的关系。决议通过表明正确的领导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③我国的制度。中国是执,是参。④能够更好地发扬民主,是公民有序参政的一条渠道。⑤党的领导是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全国县、乡两级换届选举

  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

  常识:①制度的内容、地位、意义。数亿选民通过县乡两级换届选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民主建设的重要实践。②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及其特点。③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及受制约因素。我国选举制度随着国情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完善。④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

  哲学常识:①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我国选举随着国情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完善。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县乡两级换届选举充分重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民主的发展进步。

  上海深入推进“四个中心”建设

  “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大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下决心减少对重化工业、投资拉动、房地产发展、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全市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8%左右,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实质性的关键步伐。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经济常识:①新型工业化道路。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特点及作用。③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⑤宏观调控相关知识。

  常识:①国家职能。上海深入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是在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上海深入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是为了提升上海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哲学:①树立创新意识。只有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提升上海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②世界是发展的。上海根据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立足于现实,在科学预测上海地区经济发展未来方向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为上海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交会

  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开始追逐天宫一号。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实现自动对接。12月16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隆重庆祝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经济常识: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③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中,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⑥我国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常识: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科技上是否有优势,将决定其在国际上的地位。②我国的国家行使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职能,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我国坚持以德治国,引导广大航天工作者发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实施载人工程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⑤中国是中国特色事业的领导核心。

  哲学常识: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③世界是发展的。发展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成功对接表明实践检验了认识的真理性。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⑤量变和质变关系。⑥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⑦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十年过去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于2011年12月11日在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出席并讲话。

  经济常识:①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我国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③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在生产、资金、技术等各方面联系更加密切。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办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以我国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进步。⑤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及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⑥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实现包容性发展。

  常识:①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②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③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的对外职能,体现了我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也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④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惠及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⑤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基本形成体系完整、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⑥中国是我国的执,是中国特色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哲学: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首尔核安全峰会

  2012年3月27日,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深化合作提高核安全水平》重要讲话指出: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提出了实现普遍核安全的四点主张。

  哲学常识: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要重视因果联系。③要统筹兼顾,主要矛盾规定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因此既要抓两点也要抓重点。④现象和本质是辩证的统一。⑤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⑥坚持科学发展观,理性对待核安全,推动核能的可持续发展。

  常识:①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②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③我国坚持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核心。⑤我国作为成员国,一贯遵循宗旨和原则,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热点问题和国际争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