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专刊之初中记叙文写作误区专项指导-第7天: 立意(1)

2019-11-19 06:06:50

  作者:佚名

  [误区指导]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意旨。立意高明与否往往决定一篇文章的最终优劣。然而,同学们在写作中往往对“立意”不够重视,常常出现“落入俗套,没有新意”,“格调低沉,思想不深”等毛病。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同学们写文章时往往喜欢到“优秀作文”、“作文宝典”等资料中去寻找写作素材,而没有养成到生活中找“米”的习惯。其实,只有生活才是“万花筒”,我们只有关注生活,积累生活,从生活中选择那些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来写,才能脱离俗套,写出新意。一般情况下,同学们所接受的教育、接触的环境以及年龄思维都很相似,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存在着许多相似点。对此,我们只有善于放弃头脑中对题目的第一反应,另辟蹊径,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出新。

  另一方面由于同学们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及糟粕文化的影响,有时会把无聊作为有趣、把颓废当作个性。对此,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道德品质水准。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多思考、多分析,努力促进正确、积极的思维判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美文引路]

  父亲的画面(节选)

  刘墉

  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走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仿佛仍在眼前。

  ……

  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他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那里面有着银白的长毛,很软,也很温暖。

  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是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质的内衣。当父亲初次看到我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种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傍晚时,父亲更常把我抱上脚踏车前面架着的小滕椅,载我穿过黄昏的暮色和竹林,到萤桥附近的河边钓鱼。我们把电石灯挂在开满姜花的水滨,隔些时在附近用网一捞,就能捕得不少小虾,再用这些小虾当饵。

  我最爱看那月光下鱼儿挣扎出水的画面,闪闪如同白银打成的鱼儿,扭转着、拍打着,激起一片水花,仿佛银梭般飞射。

  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我总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对“踏雪无

  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书,但父亲总是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国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页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我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

  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臂上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阅读手记】

  常言道“严父如山”,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活脱脱地展现给大家一个对儿子溺爱有加的慈父形象。读起来让我们感到分外亲切。可见,只有来自于真实生活的事,才显得格外真切感人;只有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才给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精彩示例]

  我佩服我的语文老师

  佟仁

  我佩服我的语文老师,佩服他的幽默诙谐,佩服他的聪明睿智,佩服他对我们“润物细无声”的关心。

  第一次见到老师时,只见他一身崭新的西装,很潇洒,但头上却不合时宜地戴了顶帽子,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似乎猜到了我们笑的原因,便摘下了帽子。啊,光头!大家都笑出声来。老师却一本正经的样子,说:“有什么可笑的?肥沃的土地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我这叫——聪明绝顶。”同学们更笑得七歪八倒。老师把帽子往头上一扣,又是一句:“这是我的光辉形象,可不能随便展示。”还没止住笑的我们又笑起来。老师第一节课就这样俘虏了我们。

  又一次,老师走进教室,我们看见他鼻子上蒙了块纱布,连忙问其故。老师毫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说:“没事没事,昨天回家时不小心被大地亲吻了一下。”同学们禁不住又笑起来,听课的精力却更集中了。

  老师虽然爱搞笑,但幽默中却藏有深刻的道理。记得那次讲《论语》这一课,老师最后总结时说:“孔子可是个大教育家,知识渊博,诲人不倦,只可惜不会电脑。”就在同学们为这段话发笑时,老师却一脸严肃:“那时科技不发达,还没电脑。但现在我们如果不学好现代科技知识,以后应付不了激烈的竞争,那我的‘一世英名’就毁在你们手中了。”同学们虽然又笑了,但这次的笑却比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老师的幽默,总是这样让我们受到教育,得到启示。

  还有一次,我因为着急去打球,在语文作业本上草草写了几个字就交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脱下帽子,指着我的作业本说:“这几个字还没有我头上剩的头发多,难道想和我的光辉形象比美吗?”我想笑又不敢笑,从此再也不敷衍了事地做作业了。

  大家说,这样的语文老师,叫人怎么能不佩服!

  【阅读手记】

  “老师”这一话题,同学们接触得一定很多,而本文作者却能“多想一点,再想一层”,努力地从生活中撷取鲜活的素材。所写的四件事,紧紧围绕我“佩服他的幽默诙谐,佩服他的聪明睿智,佩服他对我们‘润物细无声’的关心”而展开。因此,文章以其严谨的结构、流畅的语言,及逼真的细节,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机智幽默而又爱岗敬业的语文老师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病文示例]

  我和外公的故事

  记忆中,外公家门前河上的小桥,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洁白的栏杆,弯弯的桥身……每一处都留有我的欢笑:春天,我会在阳光下的小桥上,与水中的小鱼儿嬉戏;夏天,我会沐浴着莹莹的星光,在小桥上捕捉那会飞的“星星”;秋天,我会在外公的陪同下,到小桥边捉那肥美的鱼虾;冬天……

  在那年冬天,下了一夜雪。晨曦中,小桥宛若从天而降的玉桥,晶莹剔透。我顾不得寒冷,飞奔到小桥上堆雪人。从屋子中追出的外公,看着我那双冻得通红的手,心疼地帮我戴上手套。我很乖地戴好后,拉着他那双温暖的手撒娇:“外公,帮我堆雪人嘛。”外公默默地点了点头。

  于是我们一起冲过小桥,开始堆砌雪人。一个调皮可爱的雪人终于完工了,我们开心地笑了。此时,我发现外公很像个小孩,胡须上的水珠在晨光里,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眨啊眨的。“怎么了,老头子,让你叫荣荣吃个早饭要这么长时间!”外婆的喊声使外公如梦初醒,拍着脑袋对我笑笑,说:“荣荣,忘了正事了,走吧!回去吃饭喽!”一边拉住我的手,一边对外婆大声说道:“来了,老伴儿!”

  第二年,外公离开了我。他去了哪里?他似乎和那个雪人一起走了,我一直想知道,他和雪人在一起的日子快乐吗?

  【阅读手记】

  文章在有限的篇幅中,运用概括叙述与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疼爱孙辈的老人形象,应该说写得比较成功。不过,深究起来,在文章的立意上还欠斟酌。对本该重点记叙的“堆雪人”过程,一笔带过,使文章流于一般性“亲情”层面,而没有开掘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