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想:在为那样一群天真无邪而又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幻想、有着极强可塑性的少年开设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的教师精彩地讲着精彩的文章。不,有时候他们是什么也不用讲,只是和所有的学生一起肆无忌惮地遥望窗外蓝天,大声地朗读着一篇精彩的诗文,一起陶醉,一起欢呼,或者一起悲伤,一起落泪,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去吹毛求疵地寻找病句,再去刻舟求剑地划分段落与句子成分,再去胶柱鼓瑟abcd地肢解或曲解文意,然而却将激动和思考留给了他们的一生,那该多好!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日起,首当其冲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便必然要把教材的改革视为重要环节。而以前的中学语文教材之所以必须改革,实在是因为它存在着太严重的问题,所以,我想就此提出一些设想,并对这些设想提出时可以预想到的巨大障碍与艰难程度作一些相应的论析。原始文本
我所说的原始文本,是针对这样的情况: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总是被“装订”在少数几位编辑者的教学构想之中,从他们设定的教学构想出发,入选课文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就有了先决的诸多限定,如:
--单元归类与编排顺序对教学的总体框架和教学侧重的具体规范。
--课文前后编附的教学目标、要求、提示、练习题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范。
--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对课文所作的详细解析,甚至于对教学细节产生直接影响。
这都是这种限定的证明。
不仅如此,又由于我国的教材发行具有政府指令并一统天下的特征,附着于教材本身的种种限定,一直就在偌大的中国的所有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形成强大而惟一的支配力量,也相应酿成了语文教学对这种限定的高度依赖,种种弊端即由此而生。
弊端之一,是本来应该非常丰富的语文课程内容,被这些“装订”成册的限定,也“装订”成了一个统一的模式,很少有人能从中彻底超拔出来。
弊端之二,是酿成相当数量的中学语文教师知识水平、思想水平、教学水平在一种有依赖的情形下,在低层次上的持久徘徊,很难形成对自我的超越和提高,比较多的是越教越熟,而不是越教越好。
弊端之三,是酿成了学生对本来不应厌倦的语文教学的厌倦,因为他们在自我阅读中都能得到的审美感染和意义体味,反而在我们的教学中被扭曲或者被瓦解。
而更为深刻的弊端则在于,当这些限定与考试联系起来之后,又强制着学生的认同与接受,并且影响到他们的知识状态的形成,这就不只是形成了知识本身的凋敝,而且损害着一代代学子思维方法的进步与思想境界的提高。
因此,我首先提倡中学语文教材不仅应实行多级教材体制,而且应实行原始文本原则。也就是说,只将编选者与教学者基本上一致认可的文章选为教材课文,而且呈现给教师与学生的只是一篇篇原始的文章,基本不附带编选者的个人理解与教学限定,让教师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的教学阐释,留给语文教学一个相对自由的阐释空间。我提出这样的原则,当然是出于对语文课程特性的充分强调。就语文课程来说,它在以文学作品为最基本的篇目时,意义的多向性、审美的丰富性,以及欣赏接受中的再度创造性,都是一种开放的理解与体验空间,对它进行任何单一的或死板的限定,显然都有悖于这一基本特性。而语文课文在进入阅读和教学状态的时候,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又都必然有着理解与体验的巨大差异性,甚至于同一教师教同一篇课文,这一轮与下一轮的理解讲授都会有很大差异,如何能僵死地进行限定呢?限定的结果,是相当多数的教师只需按教学“参考”备一次课,便不断地重复“播放”,失去了新的体认,失去了接受与教学中的再度创造,因此便不能不乏味下去。同时,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除了一部分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外,绝大多数语文课中应该教授的内容,都不具备解释的惟一性与答案的标准性,为什么就非得按编写者的理解去理解,而不能去作另一种同样合乎情理、合乎艺术规律的理解呢?所以,我提出,只将原始的文本交给老师,交给学生,交给那几千万、几亿个独立思考的大脑,由他们自己去开拓更为广阔的理解空间。
当然,我在提出这一思想的时候,又同时考虑到这一思想的实现所面临的巨大障碍。
障碍之一,是目前仍通行不改的标准化语文考试方式。由于语文考试也被标准化,那么它就必然要将无比丰富的语文内容分解成所谓的知识的点面与系列,僵化成理解的定向条块,迫使语文教学俯首就范。这确乎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但我想,既然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考试方式的改革也不应该是难以企及的目标,与我所设想的这种只提供原始文本的自由阐释趋势相应的,自然是以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欣赏能力、批评能力为主要考核目标的考试思想与考试方式,而奉行多年的语文标准化考试,则将作为语文教育史上的教训,而被浓墨重彩地写进当代中国教育史。障碍之二,是如果仅仅提供原始文本,那就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学识与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独立面对教材与学生时能真正进行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开发。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的普通中学语文教师,他们的学识和能力,还不能令人乐观。在撤除了那些限制性的“帮助”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不会变得六神无主,或者随意应付,会不会降低教学质量,因而使人对实行这样的思想产生新的怀疑。
这怀疑是有理由的。但是,我却同时认为,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怀疑背后的现实理由而放弃对关乎整个民族教育的重大问题的思考与改革;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真正实现了教材与教学过程的全方位开放,那无疑又反过来会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形成新的压力,迫使他们从习惯的心态和不很适宜的学识状态中超拔出来,不断地真正强化学习,持续地追求提高并且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这样,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才可能取得真正的突破。
精彩文章
我之所以又提出“精彩文章”这样一个并不精彩的概念,是想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编选提出一个超越过去种种编选思想的新编选思想。这个思想与原始文本的观点相呼应,一个解决教材形态的构建问题,一个解决教材篇目的选择问题。而这一观点的提出,又同样是针对我国相延几十年的中学语文教材篇目选择中的弊端提出来的。在相延几十年的教育思想左右下,更替了许多次的中学语文教材,虽然都曾编选过一些精彩文章,但是都因为选编思想的偏失,导致了教材质量上的诸多问题。
一、名人的文章,哪怕是文化名人、著名学者,因其名重声远,常常将其并不精彩的文章或并不适宜于作为教材的文章勉入其中。
二、本来一读即懂的实用性文章或文学作品,本无精彩之处,也无可讲之点,为了填充所谓知识体系的需要,亦将其凑进其中。
三、以意识形态的某种规范为准绳,衡量作者,将有些作者非常精彩的文章排斥在选文之外。
如此种种,就出现了中学语文教材几十年间的老套、平庸,缺少光彩,却又难以改变的状况。
那么,我所说的精彩文章应是什么样的文章呢?
其实,在每个人的阅读体验中,既会有差异,又会有共同的直观感受。文章读到精彩处,常常令人长吁短叹,使人欲歌欲哭,让你激情奔涌,催你神思飞扬,甚至于情不自禁,拍案叫绝。但是,如果从理论上来进行界说,我想,所谓精彩文章,应该是这样的:
其一,在内容上能够提供深刻的思想,提供认识人生与自然的智慧。也就是说,以其思想的深刻性、科学性来给人以启迪,来引发读者对人生面临的一切的思考,并能得出属于读者自己的理解。
其二,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表现上,能够打破平庸,摒弃故常,具有卓越的创造性和极大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 ,我们不能不允许人类文化进程中出现大量的平庸艺术品 ,但我们提供给中学生的课文,则绝然不该是平庸的,每一篇都应该是别开生面的美文。
其三,单纯从语言上来说,则应既符合特定历史条件、语言环境中的民族语言规范,同时又具有特别的创造性与生命力的语言,为学生提供示范,并能激发他们自己的语言创造欲望。
其四,具有作为教材使用时的可讲性、可教性。也就是说,作为中学生读的文本,必须具有丰富的可阐释性,即使这种阐释会产生巨大的分歧,甚至形成截然相反的不同认识,但只要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的教师,不需要任何人的指点,就能发现其中的可讲之处的,才可以作为课文使用。沿着这样的思路,我还想提出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三个允许:
允许不同文化体系背景下的具有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精彩文章进入教材;
允许不同社会见解的作者的有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精彩文章进入教材;
允许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精彩文章进入教材。
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宽容大度,是教育思想的远见卓识。在宽容的原则下,我们不以人取文,更不因人而舍文,尤其是不因位高名重而取文,不因名浅见异而舍文,惟视其是否精彩,我们才能以真正卓越的精神产品去飨我们的后代,去培养他们真正优异的精神与醇美的修养。
自由阐释空间
所谓自由阐释空间,是希望将中学语文教学从习惯了的预设化、模式化而又狭小单一的阐释空间中解脱出来,在充分尊重知识的客观性与严肃性的前提下,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发挥想像,拓展理解,并积极地对情感与思想进行不确定性地触发,实现语文这一特殊课程在教学阐释上的充分自主与自由。这是对前文提出的原始文本与精彩文章两个论点的深层意味的进一步阐释。
这是基于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哲学理解的。人之所以要接受教育,尤其是近代以来人接受愈益科学的学校教育,是试图以最佳的思想和智慧帮助人更好地成长、发展和生存。而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种对立的情形:一方面,是受教育者需要用最具有拓展性、最具有理智的内容和方式来开发他们对人生与自然的积极思考,使自我臻于一种相对最佳的智慧境地;另一方面,却是教育者总有着思想与智慧的种种局限,甚至有无法避免的失误。于是,这两方面就构成了深隐的尖锐矛盾。我们并不能要求教育者成为事实上不可能的思想与智慧的完人,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者的这种天然局限,并且以理智的方式给以弥补。那就是设法让受教育者处于动态的开放思维、自由思想之中,用自由的探索去弥补局限。相反,如果教育者一定要固执地将自己的思维和思想延伸为受教育者的思维和思想,那不仅意味着不同形态的文化专制,而且必然阻滞人类思想与智慧的前行。
我一直在想,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大学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精神缺陷,最明显的是两种极端的表现。一个极端是,精神疲惫,缺少激情,缺少博大的人文情怀;另一个极端则是,莫名其妙地对一些流行文化产生狂热,狂热得不可思议。细细想来,这虽然不能归罪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整体影响所致),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毫无疑问地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用大量非常精彩的涉及到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于社会思想、科技思想等人文内涵的作品去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并将这样的影响扩展给社会,使他们形成强烈的人文关怀,并在自由涉猎与自由思考中将丰富的人文精神变为自身的文化见识与文化追求,那我想,他们不至于是这种令人堪忧的精神状态吧。
因此,我还认为语文课程应该弥散着浓郁的文学气息、艺术气息、文化气息、审美气息、学术气息, 因而,要以精彩为标准,选入大量的纯文学作品、文学艺术评论作品、文化阐释或文化评论作品,尽量少选甚至不选非文学作品和实用文体。这不仅是为了人文精神培养的需要,而且,即使从语言训练的角度来看,也绝然比那些所谓以语言训练为主的文章效果要好得多。这是因为,中学时代的母语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将自己已能熟练使用的语言再一段一片地拆解开来,看看其间是传统家具的卯榫结构,还是今天流行家具的螺丝联结,而是以文学的、文化的、审美的、思想的眼光去接受母语作品,去感悟它、研究它、批评它,然后从中寻找到可以融入自我的东西,再“出落”出一个更为文化的自我。那么,把这其间感悟、研究、批评的空间全然留给教师和学生自己,才能真正达到这一学科教学应莅的境界。否则的话,语文课程只能在人们不断地淡漠中被遗弃。
当然,倡导这种自由阐释,又必须回答以下的两点疑问:
一点是,处于阐释的自由状态时,会不会忽略了体系性、完整性的语文知识的教与学?我以为在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中,最稳定的部分是语言学知识。几代学者经过艰苦的研究,已经构建了一个基本的语言学知识体系框架,任何一个接受过大学中文教育的语文教师,都会熟悉它,把它适宜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而其他方面的多数知识,都处于动态流变之中,正需要我们在自由状态之中不断学习和不断发展。
第二点是,在提供了充分的自由阐释空间后,该如何面对阐释的巨大差异?能不能实现它们之间的沟通。我以为,首先,我们追求的就是阐释中的差异和差异中的对比。通过差异中的对比,不仅能深化我们的理解,而且能启发我们寻求差异的思想,而不是培养盲目的认同。这正是我们的目的。其次,我们在自由阐释中的差异,只要言之成理,当然也是能够沟通的,而且,这样的沟通,不是互相间的同化,更不是寻求互相间的统一答案,而是寻求对任何差异之中的真知灼见的认可。在差异之中,我们看到思想的独到之处,又发现了它的缺陷之点,我们便在这样的争辩中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疑问而抹去这个自由阐释的空间。
当我们营建了一个有序的自由空间之后,我们在语文课上以最精彩的文章进行教学,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再也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不是训练考试的校场,而是让思想撞击的精神家园,让激情燃烧的情感火山,让创造活力迸发的动力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