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暑假必备:高中地理必修知识要点总结(五)

2019-11-29 06:52:12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核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说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⑶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⑴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
  
  ⑵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
  
  ⑶城镇人口/总人口>60%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⑴一般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就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⑵发达国家: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为例)
  
  1、存在的问题:
  
  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⑵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⑶乡镇工业发展分散产生如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高等问题
  
  ⑷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城市化建设思路:
  
  ⑴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⑵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⑶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3、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⑴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⑵“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大城市圈
  
  ⑶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⑷保障进城农民利益,使农村城市化有稳固的基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
  
  2、组成:
  
  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其中3颗备用)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受机。
  
  3、特点:提供精密的经、纬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的特点。
  
  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二、遥感技术(RS)
  
  1、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纪录与分析的技术。
  
  2、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影像)。
  
  3、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快、周期短、适应性强。
  
  4、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地图、
  
  三维视图、多媒体)。
  
  3、应用:解决与地理事物分布、位置有关的问题;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地理事物分布与组合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四、数字地球
  
  1、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2、基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
  
  3、依据与特征:虚拟现实技术
  
  4、信息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5、应用:使人类拥有一个数字化空间实验室,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