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备考题型精点之实词

2019-12-10 19:55:36

作者:杨廷
  
  【易错点】
  
  (一)以今义释古义。一般来说,命题者设置的错误选项往往是该实词的现代义,它貌似正确,最易让人掉入“陷阱”。比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将“灌迎高射之,发辄中”中的“迎”理解为“面对”。若按今义理解,似乎是错的;其实,据《说文解字段注》,“迎”就是“逢”的意思,也就是“遭遇”“面对”之义。该题的解释是对的。
  
  (二)以常义释通假义。对通假字的理解,一些考生容易把它理解成“本字”的意思,比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将“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中的“阙”解释为“失职”,就是故意没注意到这里的“阙”是通假字(通“缺”,缺失、缺少)而设置的陷阱。
  
  (三)以常见义释语境义。文言实词大多具有“一词多义”现象,一个实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常具有不同的含义,但不少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常不顾语境而把某实词理解为它的常见义。比如2010年湖南卷第6题将“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中的“敌”理解为“敌人”,就犯了此种错误。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孔明和司马懿本来就是敌人,怎么会有“论者”认为不是呢?“敌”是个多义词,这里是“匹敌、对手”的意思。
  
  (四)望文生义。比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把“贼非吾主敌,盍趣降”中的“趣”理解为“归顺”,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原来,在古文中,“趣”常通“促”,意为“赶快,急促”。该句意思是:“你们这些贼人不是我主人的对手,为什么不赶紧投降?”
  
  【常考点】
  
  (一)古今异义词。比如,2011年湖南卷第5题将“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中的“绍”解释为“继承”,就是根据古义得来的(绝不能将此“绍”按照今义理解为“介绍”之意)。
  
  (二)多义词。比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中的“徇”、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中的“彻”、2011年湖南卷第5题“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中的“病”、2012年湖南卷第5题“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中的“劫”等,都是多义词。
  
  (三)通假字。比如,2010年湖南卷第6题“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中的“见”就是“现”(现成)的通假字。
  
  (四)词类活用。比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将“杖剑谒太祖于临濠”中的“杖”解释为“拿着”,就是根据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理解的。而该题将“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中的“翼”理解为“保护”,则是根据名词作状语的规律所得出的正确理解。
  
  【加分点】
  
  (一)用“代入法”加分。所谓“代入法”,即把各备选答案“代入”原文检验,审视其是否合乎上下文语境。比如,2012年新课标卷第4题将“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一句中的“阙”,解释为“失职”,而“阙”确实也有此义,为了判别正误,可将此解释“代入”原文,发现上下文都没讲萧燧的失职问题,因此可判定此项为错误项。再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将“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中的“敛”解释为“躲藏”,如果仅从此句看,此解释似乎正确;但将此解释代入原句上下文分析,即可发现错误:如果敌人仅是“躲藏”起来,下文必有再出现的字句,但下文一下子就是“后三十年”,根本没再提“敌”。故可判知此解释是错误的。
  
  (二)用“析字解词法”加分。所谓“析字解词法”,即用分析字形的方法揣摩所碰到生字难词的意义。如2012年浙江卷中“及门而贽”的“贽”,下面是“贝”字底,即说明与“钱财”有关,因此可判知题中解释“拿着礼物求见”应是正确义项。
  
  (三)用“互文解词法”加分。文言文中一些结构相同的词语,在对应位置上常常使用同义、反义的词语,这就是“互文”。解答文言实词试题,有时可按“互文”的特点,据其上下文断定其意义。比如2012年湖南卷第5题“谲佞残妒,塞于胸间”中“谲”的解释,就可根据与之形成互文的“佞”的意思判断。“佞”是贬义词,有花言巧语、奸佞之意,因此,该题将“谲”解释为“诡诈”也是对的。
  
  (四)用“句意分析法”加分。所谓“句意分析法”,就是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揣摩实词的意义。比如,判断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将“就院易一员往漕闱”中的“易”解释为“更换”是否正确,可先把握该句意思为“在考官中换了一名官员去主持漕闱”,于是可知该解释为正确的。(来源:《语文报·高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