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
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
这小孩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
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从孙女的角度:明辨是非;道德素质是为人之本;等。从爷爷的角度:言传更要身教;切实做好榜样;等。从公交司机的角度:遵守规矩;宽容待人;等。
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你为保有自己的“世界”作出过怎样的努力和奋斗呢?请以“平凡世界中的一场‘战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细节真实、感情真挚,表达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前不久,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个重大科学发现一经公布,有关引力波的科普文章火速抢占微信朋友圈。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评说这一深奥、抽象的科学大发现。有人用《泰坦尼克号》男女主人公跳舞的视频说明引力波无处不在,有人说“发现引力波的难度就像在操场用显微镜找一个细菌细胞”,还有人说“哪怕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我们依然能知道宇宙初生的那个黎明,和宇宙最初灭亡的那个夜晚。我们将凭知识超越时空”……
要求:根据以上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文题解析】:
第①题是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为切入点的命题作文,想要体现强调经典阅读的大方向,但事实上“平凡世界中的一场‘战斗’”这个题目与《平凡的世界》一书并没有关系,学生只需要在行文中解决好“平凡与不平凡”这一对立,就可以完成一篇中规中矩的记叙文;如果运用对比手法来谋篇,在行文中有详略布局,在立意上反映社会生活,就可以成为一篇上佳的作品了。总体难度并不大于中考的命题作文。
值得一提的,这道题在命题的取向上,与07年“细雨湿衣看不见”,09年“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12年“老计”,甚至刚刚过去的朝阳一模“工匠精神”近似,都暗含着“关注平凡中的不凡之处”的观念取向,要求学生能够从平凡的人、事、物中找到价值、尊严和力量。这也是这次东城一模作文命题中的最大价值。
第②题扣了近期“引力波”的热点,命题形式上是北京高考常见的“新材料作文”,与02年“规则”,08年“沙子,石头和水”,11年“世乒赛”近似。但此次“引力波”的话题下,材料中提供的几处“有人说”并不能起到提示考生审题的切入点的作用,反而会让人一头雾水,其中甚至存在着科学上的错误,真正能写的,恐怕也就只有“知识超越一切”的观点了。因此,对于考生来讲,这个看似熟悉的题型事实上难度远大于第①题。
但无论如何,这一题的命题风格再次强调了两件事:1、新材料作文的热度仍在;2、北京高考作文材料即时性、热点性强。考生不妨在高考前多关注新闻、微博,训练在热点事件中寻找切入点的能力。
总的来讲,这次的东城作文命题作文难度较小,提示明显;材料作文难度较大,审题困难。也许,出题老师只是想说:同学们,乖乖去写记叙文吧。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作者为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谈及此事,该教师说:“其实事情真的很简单,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在来得及的时间,愿意的时候,脱离安逸生活,想要用自己的目光去触摸这个世界。”
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奸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得套作,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析】:
赞同。①这是她的个人自由,公民的选择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选择。②辞职理由充满情怀,人不能因为工作丢掉自己的生活。为了诗意的生活,应该尽情释放生命的激情,洒脱地做出选择,追逐新的体验。
不赞同。①工作的成就感,为家人打拼的满足感也弥足珍贵,身体不能走在路上,思想可以走在路上。②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辞职时很潇洒,再回来却不容易。③做人不能太任性,要多一点理性。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威。这位51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破权威和不畏强权。张教授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艺术,把学生培养成“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
那一天,上百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但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怀着敬畏之心跨过去的,有多少是跟风起哄,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反抗老师,而做了这件自己原本不愿做的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文题解析】:
(1)学生的角度:
①要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人格,不要盲从。对于教授“求侮辱”的行为,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拒绝跨过去,并大胆告诉张教授自己不会因任何人的命令或鼓动,做出违背个人原则的、辱及他人的行为,而这恰恰是不屈从权威、有独立人格的表现。
②社会缺乏挑战权威的土壤,长期的教育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年轻人的盲从(从众)心理和独立人格的缺失,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多方面的长期努力。
(2)老师的角度:
①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培养独立的人格,不能一蹴而就,想用一个教学行为来达到这一目的,是一种急功近利求速成的做法,折射出社会普遍的浮躁心态。
②良好的意愿,需要借助恰当的方法去实现。如果只有好的意愿而方法不当,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③老师能放下架子、放低姿态,以身试“法”,精神可嘉,但没有注意效果。(方向、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④张教授以“胯下之辱”让学生们“体验”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教育精神是值得鼓励的/张教授的创新教学方式值得提倡
(2)综合的角度:
①教育形式与教育效果
②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今年74岁的山东师范大学退休返聘老教授王万森由于看错课表而意外旷课,他时自己的行为深表歉意并在课堂上当众念读检讨书,还要把检讨书张贴出来,并提出因为自己无故旷工要求停摔自己本学期的退休补贴。王老得知自己“旷课”后,一度落泪。“底线很重要,作为老师责任感就是底线。”王老认为,看错课表不是偶然,纠其根本还是自己的教学态度有闸题,所以要从检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地做学问,认真地教学。
王教授的言行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①做人应坚守底线;②做人做事应有责任感;③勇于认错,敢于担当;④勇于反思自我,才能争取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