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型探索的意义
自高考改革试验在广东等地开展以来,综合课的考试带动了课程的改革,这种考试与课程的改革并不出于偶然。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显出合作化与一体化的趋势,同时,传统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与综合性学科与日俱增,学科发展呈分化与统一的态势,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门必然要对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作出相应调整。开设综合课就是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系统知识、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为此,在2001年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改革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改变目前课程中以学科为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是基于以上的认识而展开的。
二、教学内容
综合度的确定我们认为,综合课的设置,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科内容的综合度问题,这是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综合课并不是几门学科的简单混合的“大杂烩”,而应是相关科目的有机融合。综合度是衡量综合课的科学性与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包括综合广度与强度两方面。一般说来,综合广度,指的是课程中包含学科范围的大小;综合强度,指的是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强弱。两者的结合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综合的广度大,涉及学科范围广,而对综合强度要求相对不高,知识内部的联系往往相对松散,这种综合便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如上海等地试行的小学“社会科”课程,涉及到经济、管理、交通、医疗、体育、环境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课程综合的范围相对不大而综合强度相对提高,综合课要求内容精要而高度融合,逻辑严密,结构紧凑,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在高中阶段应用较广,是一教改热点。第三是综合的强度与广度要求都相当高的课程,这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一般宜在高校中铺开。
要把握好综合度,关键就是在合理地选定科目的综合范围,找到科目综合的科学依据与客观规律,抓住综合点。目前综合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在跨学科综合里又可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与文理综合。在2001年的《高考说明》中,文科综合包括、历史、地理三科,由于语数英被视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分别单独命题,而在综合科测试中没有纳入命题范围。然而我们认为,语文科在综合科中的位置是不可忽略的。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的统一体,汉语和文学是中国语文的两大组成,实际上也就是这两门课程的合并,而文学向来与史学、哲学并驾齐驱,中国学界素有“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就是集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于一身的文化名人,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博古通今,既是史学权威又是诗文高手。陈老的代表作《元白诗笺证稿》,主要就是借助唐诗来研究唐史。他指出,唐代的许多现实主义诗歌中保留了历史实录,其价值有时甚至高于正史。在国外,文学教育一直受到广泛重视,前苏联在中学就把语言和文学入编教材。作为一门学科,文学课的价值就在于它对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发展个性以及提高阅读和审美能力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重要内容。现行《高考说明》里文科综合并未包含文学科,这有待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健全。
针对当前高中学生的发展水平与培养目标,我们认为高中文科综合课应定位在强调综合强度,兼顾广度的层面上,要改变过去单纯传递知识的老路,而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和整体认知的能力,也就是俗语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解决当前知识量的快速增长与课程内容有限性之间的冲突。本人与我校一位历史老师合讲的公开课《是非功过任评说———谈谈曹操在文学与史学中的形象》(以下简称《谈曹操》),就是在高中文科综合课课型研究中的一次探索。该课注重文学、历史两门学科知识(其中也牵涉到一些哲学常识,以文史知识为主体)的有机融合与内在逻辑性,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范围,选取了历史名人曹操作为结合点,通过对人物功过的全面探讨,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能力。
当然,在文科综合的领域里,组合是多样化的,不仅文、史、地、政之间的融合,即使是外语科,也能从中发掘不少有价值的结合点,比如:中英语法比较,中西问候语差异文化探源等等。
三、教学模式的选择
综合课开展的理想模式,应该以各课知识的综合活动为特征,强调学生的合作、参与,重视过程与体验。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中,活动课是较流行的课型,这是一种为指导学生获得某种经验和信息,促进学生认知、情意与技能协调发展而设计的学生主体性活动为主的课堂模式。其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主体实践”和“综合开放”两点。主体实践是指该课型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在探索性的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得到自身的发展。综合开放,是指活动课不受学科知识的限制,教与学的形式可以多样灵活,课堂时间也不限定于40分钟,在结论上允许不同的观点,鼓励有创造性的见解。总的来说,活动课注重的是能力目标的培养,而不限定要把知识目标摆在首位。
为此,我们认为综合课程与活动课模式有机结合,可取得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发挥出最佳配置效能。类似的课型,在国内外其他地区也曾经开展,如上海七宝中学研究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日本课程计划中的“综合活动课”等等,尽管具体操作不一定相同,但大致上都归属于研究型的课程系统。在国家最新颁布的《高中课程计划》中,已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其中一项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活动课正是这一领域的前期探索。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上,我们坚持从教学的实际目标出发,遵循课堂内容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结合的原则,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知识准备、活动操作、归纳总结和迁延应用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而整个教学时空的安排有很大弹性。既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一节课不限于40分钟)所有环节,也可以在一个环节中安排几个课时,形成一个课程系列。有的环节或课时可根据实际,放到课外。下面以《谈曹操》一课为例,介绍一下具体操作。
(一)准备阶段 这是起始环节,老师要把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形成核心问题,诱发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在《谈曹操》课例中,这个环节分了三小板块:导入,史学形象分析和文学形象分析。形象分析越具体,矛盾越大,人物争议性就越强,学生的思考兴趣也就越浓,“曹操是个怎样的人”自然地成为了话题的焦点,这样就给下一环节的辩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广义上,该环节还包括资料的准备,最好是老师提供未经整理的原始材料或者检索的途径,让学生自主筛选,独立思考。我们在课件中也收集了大量有关曹操的诗文和史实,供同学们讨论时参考。
(二)活动阶段 在这个环节里,同学们围绕上阶段形成的核心话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搜集资料、分组交流、研究讨论等等一系列探索活动,对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老师则从旁引导,可以是指导操作、介绍方法或启发点拨。在整个教学程度中,这是一个中心环节。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悟、体验,而老师的鼓励、启导,对他们的投入和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文科综合活动课里,应该注意安排好学生的读、说、写方面的能力训练,使各种相关的思维能力全面调动起来,这几项训练活动,是文科课程的一大特征,有别于理科的实验操作活动。在《谈曹操》一课中,我们设计了一次课堂辩论,以综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了更有效更充分地进行指导,让他们得到尽可能多的帮助,我们大胆地安排了两课的老师联合主持。在辩论时,两位老师分别代表正反方,组织“对抗”,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投入积极性,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活动效果。
(三)总结阶段 在学生经过充分的交流之后,老师可在适当的时机转入第三环节。这是对整个探索活动的阶段性总结,目的是促成知识与思维的升华,也为下阶段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在结论上,不强求唯一性,应允许言之成理的观点和意见。关于曹操的争论,学术界至今仍有分歧,我们并不简单的支持或反对一方,而是指导学生用辨证的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人理解,允许有意见保留,鼓励继续探索。
(四)应用阶段 这是检测课堂目标与活动效果的必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能力训练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老师可以布置课堂或课外作业,如写研究论文、作调查报告、组织演讲等等,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新问题。由于《谈曹操》是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四个环节,考虑到作为公开课演示,时间不宜过长,最后的“迁移应用”放到了课外完成,并及时利用了报刊的新闻资料,让学生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另外,在课堂上还应注意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借助多媒体软件增强教材的交互性,借助网络资源加大信息量等等,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