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绝大多数初中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听课处于被动状态,这样不仅影响听课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状况,我把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具体方法是:每章新课前编写好预习提纲,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要求学生按提纲自学预习。发预习提纲有如下作用:(1)使自学有了方向,做到合上书本能回忆起基本内容。(2)使自学有头绪,有条不紊,能抓住重点和难点,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听课时会更专心,效果更好。(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的提高。(4)能避免满堂灌。预习提纲客观上为教师精讲提供了基础,为学生多议多练争取了时间,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预习提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预习课文的成败。我认为预习提纲的内容应包括三点:(1)能使学生把握教材全局。
(2)提明本章、节重点讨论哪些问题。(3)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既理顺教材,又留有悬念,以便讲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考虑问题。如讲“力”前,我提出了如下预习题目:
(1)人类最初是怎样认识到力的存在?(2)联系生产生活举例说明力对物体有推、拉、提、压等作用。(3)简述你是怎样认识力的。(4)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是否也有力的作用?(5)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为什么总是成对地出现?
二、要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初中生总的看来,还缺乏主动阅读、自学的愿望。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对物理学习至关重要。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既要从整体上规划阅读的进程,又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安排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我们认为,首先应由简到难。阅读初始可选择学生所熟知的物理现象和概括水平较低的内容让学生阅读。并且由教师出示几个简单思考题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即“通读”。有时也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看现象,带着疑问看书。其次由一般性教材到较重要的概念和规律。阅读较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方法是“咬文嚼字”,找字词,找规律,反复品味、思考,力求理解——“精读”。如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里的物理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在学习时,我们从文字上提醒学生注意:“浸”、“排开”及两个“受”字,这些字词的含义,以尽量使学生理解到“浸”包含“漂浮”、“悬浮”等几种现象,即包括物体部分浸入液体及全部浸入液体这两种情况。“排开”意指两种情况,若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两个“受”字,前者指液体施力给物体,后者指地球施力给液体。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以培养学生做阅读笔记的习惯及自我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阅读笔记,我们经常轮流抽查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有时让学生互相传阅,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做阅读笔记的方式、方法,都会做出符合自己自学状况的具有个性的阅读笔记。
三、要重视理解,杜绝不求甚解的理象
学习知识可以区分为机械的学习和理解的学习。在学习进程中,机械地识记所学的教材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的学习。理解是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特别是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等),它是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教材中的有关物理规律的文字叙述,不仅深刻揭示了某种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特性,同时也阐述了物理定理、定律的适用范围。所以,学习物理若不重视理解,不提高理解能力,是很难学好的。况且,初中生初学物理普遍存在死记硬背公式和答案等现象。为此,教师务必提醒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要力求理解它,既要记住结论,更不能忽视对概念和定律本身的理解,还要弄清每一定律、定理的条件、结论及适用范围。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仔细分析这一段叙述,可以理解到该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条件是不受外力作用;结论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力求理解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知识的方式方法。如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我除了按教材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外,还要求学生思考下面问题“(1)教材安排实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出正确结论吗?(2)若教材没有安排实验,你如何自行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迫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学家是用什么方法、如何思考来探索知识的,以逐步将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渗透给学生。
四、要教给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给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的方法,既能使学生理顺教材,疏清知识线索,又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具体方法是:每学完一节,我就要求学生自行将本节的概念、公式、重要内容摘记在笔记本上。学完一章时,再要学生根据教材及自己所做的笔记,将本章内容归纳总结,而且要求找出本章知识和前面知识的联系,以使学生将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关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学生的自我总结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章节重点摘录型(适用于基础一般及基础较差的同学);(2)知识纵横联系分类型(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同学);(3)图表法知识分类综合型(适用于基础较好,又有开拓型思维的同学)。
五、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在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主要是指正确地处理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理论联系实际时要注意两条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基础技术,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联系实际的内容应该根据教材的要求而定,既要注意联系工农业生产,也要注意包括物理实验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还可适当联系物理学近代发展的情况。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往往比较复杂,要突出其中的物理原理,不要追求那些技术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