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刚
一提到写三峡的文章,人们大都会想起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写作的《水经注》中的《江水》部分,为便于阅读,被编入课本后还命了一个题目——《三峡》,不到二百字的文章,在作者精妙的组织中,先写山,后写水,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三峡多姿多彩的诗意美,后人皆认为描写三峡之文,无能出其右者。笔者也曾认为此种评价中肯,但近日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后,此种评价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了。在《苏东坡传》中,有一部分详细地记述了苏东坡为母守丧三年期满后回京履职,由水路经三峡回京的情形。在此部分内容中,林语堂先生对三峡山水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记述了此次惊险的三峡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可谓字字珠玑,文学价值极大。现笔者不惮己之学识之浅陋,见识之鄙薄,对此部分文字略作赏析,以求方家指正。
笔者认为,林语堂先生写三峡的文字也可以像郦道元写作的《三峡》一样独立成篇。因为,林语堂先生在写三峡之前,也对三峡有一简短的介绍,语句中重点突出了三峡的险要给航行造成的困难,同时,也交代了三峡所富有的雄壮惊人之美。请看文字:
长江三峡,无人不知其风光壮丽,但对旅客而言,则是险象环生。此段江流全长一百二十余里,急流漩涡在悬崖峭壁之间滚转出入,水下暗石隐伏,无由得见,船夫要极其敏捷熟练,才可通行。三峡之中,每年都有行船沉没,旅客丧生之事,在如此大而深的江流之中,一旦沉下,绝无生望。然而三峡确是富有雄壮惊人之美,在中国境内无一处可与比拟,在世界之上,也属罕见。
“此段江流全长一百二十余里”简单介绍三峡的长度后,用了“急流漩涡在悬崖峭壁之间滚转出入,水下暗石隐伏,无由得见。”句来正面描写三峡的险要地势,后用“船夫要极其敏捷熟练,才可通行”来侧面写出三峡之险,普通的船夫是不能航行的。但此次苏轼是举家东迁汴梁城的,只写三峡之险,不写三峡之美是了无情趣的,又用“然而三峡确是富有雄壮惊人之美,在中国境内无一处可与比拟,在世界之上,也属罕见。”笔锋一转,暗示文中还会交代三峡景物之美。
随后,林语堂按行程顺序详细地介绍了途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时的情形和所见景物,写景中融入苏轼途中所作的诗歌,分析苏轼在观赏三峡之境时的所思所感。出三峡后又用“一般习俗是,旅客到此,因为逃过灾难,转危为安,都相向庆祝。旅客以美酒猪肉犒劳船夫,人人快乐,人人感恩。回顾过去,都以为刚刚做了一个荒唐梦。”的句子来写人们度过了这次惊险之旅后的喜悦,也和入三峡时的句子“行经三峡的人,往往在进入三峡之前焚香祷告,出了三峡再焚香谢神。不管他们上行下行,在三峡危险的地方,神祗担保有美酒牛肉大快朵颐的。”的句子相照应。可见,林语堂先生在写作此处文字的时候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获得两届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拥有如椽神笔的著名学者,粗浅的介绍是不能体现他的文学水平和学识水平的。为了证明林语堂先生笔下的三峡是不可多得的一笔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字财富,笔者从四方面加以分析。
一、传神文字描三峡之险
三峡之险尽人皆知,但如让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体会到这种险,使人在阅读文字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需要借助文字的力量了。林语堂先生娴熟的驾驭文字的功力让读者在文字的海洋中和苏东坡一起经历了一次惊险之旅。“悬崖峭壁陡立水中,达数百尺之高”,这一句中的“陡立”一词指山峰、建筑物高高地直立,此处指悬崖峭壁在长江中直立,对航行所造成的麻烦是很大的,在急流中绕过一个高达数百尺的地方是多么的凶险啊!想起了都害怕。还有,在写途径巫峡的时候有这样的句子:巫峡全长五十里,高山耸立,悬崖迫人,江面渐窄,光线渐暗,呈现出黎明时的昏黄颜色,仿佛一片苍茫,万古如斯。文中“悬崖迫人”中的“迫”字,给人一种压迫之感,令人窒息。写出了长江巫峡航道的狭窄,航行之凶险。让读者在阅读中也在为苏家人此行担忧。而“昏黄”一词写出了由于江面渐窄使光线变暗,地形的变化通过颜色的变化写作了出来。林语堂先生作为一名语言大师,在文字上的传神之处是随处可见的。再如,写到苏家人途经黄牛山的时候,有这样的句子:此处有一巨大之断崖,表面平坦,竖立如同巨剑,尖端正刺入江岸。把竖立的断崖比作巨剑,再用一个“刺”字写出了尖端的锐利,想一想,航船要怎样的腾挪才能避过凶险的岩石啊!林语堂先生不仅语言幽默,而且,文字也传神。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