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2019-10-14 10:46:44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习物理的过程,也伴随着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是否理解概念。
  
  一、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来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建立以后,首先要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观察事物,做好演示或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头脑中对物理现象和事物构成一幅物理图像,抓住主要的本质特征。如:对“电阻”概念的理解时,由R=U/I可知,对一个确定的导体而言,这个比值是个恒量,它表示导体的一种物理性质。那么表示导体的什么性质呢?通过实验可知:当电压U恒定时,R增大,I将减小。说明R可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R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此时必须用实验证明导体的电阻跟电压和电流强度无关,而是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的,即: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对同一导体来说,不管电压和电流强度的数值如何,电阻的大小总是不变的,这就抓住了电阻概念的本质。
  
  二、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
  
  一个物理概念,有确定的物理意义,只有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才能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这个物理概念。物体的位置变化可用位移表示。但不同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不同,位置变化不同,有的物体位置变化快(如汽车),有的物体位置变化慢(如自行车),为了区分不同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就要引入“速度”这个概念,因此速度的物理含义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位置变化的越快,速度就越大。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汽车位置变化越来越快,也就是说速度越来越大,这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不是恒定的,是在发生变化的,因此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
  
  三、理解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物理学中,有些概念很相似,但其意义却有本质的区别。既要注意某一概念的本身,又要注意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这对帮助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有很大的作用。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的特点:二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也正因为这一点学生常常混淆这两个概念。而它们的区别又是很明显的:首先提出两个概念的本质问题不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描述的是两个物体间作用的规律,A对B有力的作用,B对A必定也有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描述的是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在平衡状态的二力特点。其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的性质相同,要么都是引力,要么都是弹力,要么都是摩擦力等等;而二力平衡则不然,只要二力满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就是平衡力,不管二力的性质如何。再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二力平衡不具有这一特点。
  
  为了使学生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没有这个概念行不行?这个概念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地思考这些问题,甚至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来研究物理会不会提出这些概念,把被动学转化成主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