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写入了《数学课程标准》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实验教材和人教版数学教材,从《班级联欢会》(人教版第六册)到《参观果园》(人教版第七册),从北师大版的"数一数、摆一摆,分一分"到人教版的"试一试、说一说、做一做"和配套练习的"露一手"等等,这一切变化给人以新的感觉:数学"文"化了!
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这就是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范围、题材和呈现方式上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数学的现实和历史,这就要求数学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对话式"的,而不是"独白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文化。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1、多互动,少指令。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他更应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学生合作的探究者。数学是一种文化,要使每个学生都想学、都乐学,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争论、善操作,课堂应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是学生个性飞扬的场所。教师的角色应从台前转移到台下,多"互动"、少"指令"。
对于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尝试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课例一:教师出示一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6÷5=2……1
17÷5=2……2
18÷5=2……3
19÷5=2……4
师引导:仔细观察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余数都小于除数。
课例二: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在课前都准备了三个小盘子和10棵花生,活动内容是把10棵花生分装到三个盘中,每个盘中的花生要一样多。然后请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分的结果。
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不断地在争论"够不够分?""怎么分?"。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交流,他们都得出答案"10÷3=3……1"。
师生再进一步演示比较①"10÷3=1……7"、②"10÷3=2……4"、③"10÷3=3……1"三种分法,为什么算式①②不正确,最后发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从上面两个课例中我们会发现,第一个课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貌似寻找规律,学生实际并未动多少脑筋,学生是在按照老师的"指令"行动。
而第二个课例,学生经历的是一个体验"做数学"的过程,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感悟"数学就是生活,试商就是分花生。"学生在经历这样一个具体、半具体半抽象、抽象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而且很快找到了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2、善待错误,避免责怪。
在书面测验,家庭作业以及课堂回答时儿童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应当把这些"错误"看作是师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必然伴随的现象,是学生"入门了"的积极信号,而不是把它当作必须马上删除的偶发事件,教师应对这些错误认真研究,找出错误背后的心理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原因。
例如:我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分数王国召开了一场热闹的联欢会,会后,□兄弟、△兄弟、兄弟、〇兄弟(有同分母分数也有同分子分数)结伴一起回家,不料快到家门口时,天黑了,找不到家了,请同学们帮它们找一找它们各自的家,好吗?同学们都很积极的要帮助兄弟们找家,等同学们帮各个分数找到家后,让学生再猜一猜:这些分数兄弟们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当猜同分子是1分数时,因为学过了一课时,同学们能很快辨别谁大谁小。
当猜同分母分数谁是哥哥、谁是弟弟时,因为有图形参考,大部分同学也能辨别3/4是哥哥,1/4是弟弟,但有一个同学很大声的说3/4比1/4小,3/4是弟弟!我想:完了!这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这时候,有很多学生激烈反对,大声责怪这名学生:错了!3/4表示的图形比1/4大,3/4是哥哥,我为了顺利进行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草率肯定3/4大,而否定了那位同学的问题,顺着大部分同学的思路,进一步利用图形教学《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意义和方法,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课后教研评课时,老师们提出来:这堂课最精彩的片断被你删除了,应该抓住学生的错误,找出错误背后的心理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原因,因势利导:下面我们就来专题研究《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同时揭示课题。应该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应在刚刚起步就被吓退。
这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启事,从此以后,我再不轻易放弃学生在课堂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更不轻易责怪学生类似的错误。而是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有利的教学素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