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今对话,辨别是非
古今汉语之间虽存在很大差异,但两者之间毕竟有渊源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不少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至今沿用,有些文言词语虽然在意义上与现代汉语相差很大,但在语法上保持着相近的功能。这种区别与联系可以引导我们通过以今溯古的形式去思考文言文,求得解题的玄机。具体来说有两方面:
一是依据古今汉语语法相通来解题。如2001年高考第12题: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纵反间于燕。 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 而城中鼓噪从之。 d. 燕军扰乱奔走。
简析:古今汉语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时,许多词语需要单字变双音。如古文中的"南"多译为"南面"。根据这一点,古代表达"南面"的意思时称"南"即可,"南面"在古文中则多为宾语前置,应理解为"面南",故可排除b。文言文中还有一个特点是"名词+动词"这种结构不是主谓式,就是前面的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中的"鼓噪"显然为后一种情况,可理解为"用击鼓的形式来呐喊助威",而现代汉语中"鼓噪"中的"鼓"也为动词,"鼓噪"意为"喧嚷",故c项亦可排除。"扰乱"在现代汉语中后可跟宾语,如"扰乱治安""扰乱秩序"等,意为"使混乱或不安",而d项"燕军扰乱奔走"中的"扰乱"显然不能跟宾语,故应视为不同,给予排除。只有a项中的"反间"古今都表示一种计策,用法相同,故为正确选项。
二是根据现代汉语中遗留的文言现象来解题。如1996年高考第12题: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永以书抵幕府。抵:送达。 b. 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迕:违背。
c. 或遂寝而不行。寝:止息。d. 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贾祸:消除祸患。
简析:现代汉语中的"直言贾祸"是文言文中遗留下来的词语。其中,"贾"的原义为"买取",引申为"招引""招惹",据此,d项的解释有误,为正确选项。
二、追根溯源,破解谜底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错误题干往往具有很大迷惑性,容易使考生望文生义或曲解词义。因此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把题干还原到原文中,从"源头"找答案。如1998年高考第22题: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以下b、c、d三项略)
简析:这里a项在原文中的表达是这样的: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意为越级升官,出题者注)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这里题干有两处错误。一是"应降低他生前爵位俸禄的等级",原文的表达是"当追削官秩",其意是削去他生前的官爵俸禄,并非只是"降低"。二是皇帝接受李若水的意见没错,但其前提是"章再上,乃止","再上"在这里意为"上两次","乃"意为"才",故题干中的"当即"接受李若水的意见表述有误。综上,此题应选a项。
三、识破机关,排除干扰
有些题目,出题者故意在句子或词语有多种理解的地方设置干扰,这往往是题目的机关所在,我们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如2000年高考第14题: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其他选项略)。这里"先"与"将"都有多种理解,其中"先"常见的义项是"早"和"在……之前","将"的常见义项是"率领、带领"和"将要",这里根据上下文意思应为"在他将要回去之前",而不应是"早就要带他回去。"
四、善于联系,启发思维
高考试题关键词语的设置往往是高中生要求重点掌握的最常用的实词虚词,而且大多数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善于联系课文,从学过的内容中使自己得到启发,从而找到答题的突破口。如1998年高考第18题: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指先例。 b. 得全首领以没。全首领:指保持高洁。
c. 而有司循常故。有司:指主管官吏。 d. 公父母春秋高。春秋:指年龄。
"故事"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苏洵的《六国论》中"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另一次在高中语文第四册的单元训练中所选的《韩愈文集》里:"故事,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这两处的"故事"均译为"先例"、"旧例",这里按上下文意思理解,译为"先例"正确无误,故a项正确,可排除。"有司"在中学教材中也出现过两次:一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句;二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这两处的"有司"均译为"主管官吏"故c项亦可排除。"春秋"在《谭嗣同》中出现过:"春秋三十有三",此句的"春秋"同样是"年龄"之意,故d项亦排除。只有"全首领"在中学教材中没出现过,但《五人墓碑记》中有"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一句,其"保其首领"意为"保全他们的头颅(生命)",据此,b项中的"全首领"联系上下文也宜理解为"保全头颅",故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
五、归纳用法,逐一比较
高中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在我们平时复备考时宜作一番梳理归纳的工作。这样考试遇上时我们可以一一比较它们的用法,很快得出答案。如2000年高考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故:1.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2.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其他三项略)
"故"在中学教材中有四种用法:1. 名词,有"缘故"、"故交"两个义项。2. 形容词,有"旧的"、"衰老"两个义项。3. 副词,有"故意"、"本来"、"仍旧"三个义项。4. 连词,"所以、因此"。比较这四种用法,"故以为汝粮耳"中的"故"宜作"所以",而"故久立与其客语"中的"故"当为"故意"、"特意",故此题的a项为正确选项。
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可以互相结合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