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的“跷跷板”怎么踩?

2019-09-22 06:17:50

“儿子豆豆成绩好,在学校很活跃,但当一位老师无意中说到‘你最终还是得回老家高考’,豆豆就开始沉默。”隔着电话,记者能感觉到作为母亲的张鑫(化名)满心的焦虑。
  
  张鑫与丈夫都是湖南人,1998年来到上海打工,经过多年打拼站稳了脚跟,买了房子。因为一直没有取得上海户口,一家人最大的“心结”就是儿子豆豆在哪里高考。“高考的事,从儿子上初中起全家就开始发愁了。”
  
  2012年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要求31个省区市年底前因地制宜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解决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问题。11月初,黑龙江省率先推出异地高考方案,规定“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含租赁)”、学生“连续就读3年”等,放开了户籍限制,未提及“缴纳社会保险”等条件。
  
  截至12月27日,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的省份出台或明确表示年底前将公布异地高考方案。其中,黑龙江、江西、福建、山东、安徽、重庆、河北、湖南等省市已公布了异地高考政策,江苏、湖北、云南、吉林、海南、浙江、天津、上海、广东、辽宁、陕西、广西等十几个省市门则表示方案将于年底前公布。
  
  在我国城乡二元制框架下,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考生就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一段时间以来,打破户籍限制,允许考生在就学地就近高考的呼声渐高。异地高考被认为是“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一大举措”。对于于此相关的当事人来说,这也往往成为他们判断自己是不是在居住地“落脚”的标志之一。
  
  2009年起,上有代表委员提出“异地高考”建议,2011年3月,部长袁贵仁在上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记者对近期公布异地高考方案的省市进行了逐一对照分析。黑龙江规定,考生须具有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本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福建、安徽规定,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都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山东规定,在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且拥有省高中阶段学籍;江西规定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可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享受与江西省户籍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政策;重庆规定,外来务工者只需在重庆有合法稳定工作和住所,无社保纳税门槛,随迁子女需在重庆高中就读并具备三年完整学籍;河北规定学生须有省内两年以上高中学籍,同时须提供家长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居住证;湖南规定,随迁子女报考只须提供其父母的居住证即可。
  
  从上述方案看,已出台异地高考省份的共同特点是以学生的学籍为主设置门槛,这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在当地接受教育之后能够参加中考、高考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事实上,在经济发达、教育发达、重点高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稳妥推行异地高考,才是真正的难题。正因此,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的异地高考步伐才显得尤其谨慎。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学博士生导师丁三青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异地高考”从政府层面上已开始“破冰”,未来发展的趋势还是很乐观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难点和矛盾有很多:一是在观念上,教育公平与地方保护主义的矛盾,这是最大难点;二是制度上,根本阻力在于户籍制度。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这是异地高考改革推进的关键。
  
  “现有户籍制度不改变,‘异地高考’即使实行了也会‘打折扣’。”丁三青说。此外,他认为具体操作层面会牵扯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是门一家能够解决得了的。目前只是政策出台,具体操作方案还没有出台。
  
  2012年临近岁末,记者在北京市几所中学进行随机采访,受访的家长和学生们大多谈到异地生源在京参加高考有可能导致竞争更加激烈等问题。一位家长说,几十年来,城市的高速发展与进城务工人员分不开,他们承担了城里最脏最累的活,但由于落后的户口制度,他们的子女却不能就地参考,这本身不公正的,也不合时代发展要求。“但我们也怕有些‘高考移民’借机‘钻空子’。”一位高中老师也表示:“如何防范权力寻租、防止出现打‘擦边球’是现在讨论的一个关键点。”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景凯旋认为,异地高考是必然趋势。从长远看,最终还得靠教育均衡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政府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加大资金投入;第二,教育资源的地区配置上,应花大力气扶持一些省的高等教育,像有些省份人口非常多,却没有几个好大学,这对当地考生很不公平;第三,放开社会办学,让私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7岁的豆豆对此深有体会。他从小跟随爸爸妈妈在上海成长、上学,如果现在转学回老家读书,班级氛围要适应,课程要适应,老家的生活习惯也要适应。老家在中部省份一个县城,在一家人看来,那里无论从师资到硬件条件都比不上上海的学校。“比如上英语课,上海的老师用IPAD、用幻灯片上课,还有外教,而在老家,就老师一个人讲,满堂灌。”
  
  有一种建议认为,可以将高考改革和推进异地高考结合起来,也就是打破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实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一些网友就认为,这一政策可以用于全国性重点大学,“如果这些学校实行全国统考,那么在哪里考都可以被录取,也就不存在户籍的问题。
  
  的确,与身在上海的张鑫一家相比,在哈尔滨工作的湖南人李凤娟现在踏实多了。“孩子可以在哈尔滨高考了,我们在外工作,什么苦都能吃,最大的盼头不就是孩子能考个好大学,有前途嘛。”李凤娟告诉记者。
  
  “在我们一家子心里,早把这座城市当成了自己的家,”张鑫感慨地说,“真希望有一天异地高考不再成为一个话题,让我们可以踏踏实实地‘落脚’。”(新华网 记者姜春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