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师生如何演绎

2019-10-21 13:40:58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今天上午,语文组的老师和学校的正副校长、教导主任一起听了省级骨干教师唐的《我有一个梦想》示范课。

  全课教学进程与步骤如下:

  (一)由“自由女神”谈话导入。

  (二)教师投影“美国梦”和“伟大的追梦者“有关资料、图片,并作讲解。

  (三)让学生上台放映幻灯片,介绍马丁·路德·金生平事迹。

  (四)让学生听9——28段录音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包括哪些内容?其实质是什么?

  抽一列数位同学回答第一问,教师回答第二问,教师作如下板书:

  梦想:上平等社会地位经济不以肤色

  (民主、平等、自由)

  2、马丁·路德·金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

  抽学生介绍背景,大致涉及如下内容(包括图片)

  (1)运奴船

  (2)《美国历史上的黑人》摘录

  (3)南北战争

  (4)《解放黑奴宣言》

  教师小结:黑人历史、悲剧命运

  20世纪50——60年代,和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五)读7、8段,思考回答:

  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实现他的梦想?

  实现梦想的方式:举止得体反对暴力(重心)

  信任白人一起行动

  教师投影讲解“非暴力的主张”(根源、6个特征)

  非暴力主张的意义:减少仇视,建立共同体

  (六)抽同学图文讲解马丁·路德·金思想的胜利

  (七)教师总结:自由平等,人类永恒梦想

  美国梦,并不完美

  美国梦的启示:坚持,永不放弃

  选择正确的方法

  不断努力

  (八)安排作业:熟读课文,了解句式特点,体会情感表达。

  从以上简述,我们可以看出唐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重难点突破之法。从理念上讲,主张师生共同解读课文,共同演绎课堂,这是没错的。从教学内容选择上,一是选“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二是选他的主张这两块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尤其是由课文来挖掘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思想。这一些都无可厚非。从手法上讲,听录音,学生研读,课文辅读,也是可取的。这一些都表现出大胆与创新之处。

  若要说不足或者说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师生共同演绎语文课堂的方式。

  师生演绎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幻灯播放、讲解、指示。

  这种演绎成了整个一节课的活动主体。

  笔者认为,这种演绎,说到底是非语文的。

  师生的演绎的语文课堂,其探究核心,理应是文本、语言,可是这节课中,有多少读,有多少品呢?或许唐老师会反驳,难道不可理解文本的思想吗?难道不可理解文本背后的东西吗?难道不可以从历史、、地理等文化角度解读文本?对此笔者的回答是,可以,但不要离开文本,尤其不要离开文本中的具体语言。

  这堂课我们把有限的两块(语文听、读、思)去除,可以说更像一堂课,或者说历史课,或者说文化课!

  笔者不反对师生共同演绎语文课堂,不过这种播放幻灯并讲解的方式不可取。且不说这些资料来自于哪里,只说这些东西是谁所为。若是学生,那就应该是语文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若是教师所为,只是交学生来做做,就大大不可取了。

  在笔者看来,师生共同演绎的语文课堂,中心是文本,旨归是语言所包蕴的文化密码,其间应该是学生的读、说、听、思、写等语文活动。

  看来,语文课堂重要的不是师生共同演绎,而是师生怎样演绎,是否以语文的方式来进行真正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