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突显绿色生命的张力

2019-12-08 16:05:00

陈一鸣
  
  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教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发现其中有个片段,让我难以忘怀。那个片段大概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你初读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读懂了什么了?试着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1:老师,我读懂了标题中的“江城子”是词调名,题中的“记梦”,表明苏轼的写作内容,内容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
  
  生2:我从标题中的“记梦”中还发现苏轼对王弗的真挚的爱情和永不得见的哀痛。
  
  师:你们两位阅读作品动了不少脑筋,从标题中读出了文章的主旨,语言表达干劲利落。你们说的关键词是“深爱”“思念”“哀痛”,对不?
  
  生3:我觉得要朗读这首词的话,应该带有“伤感哀痛”的基调。我想为同学们读一读,看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学朗读,师生评价)
  
  生4:你可以读得再慢点,使重音突出些就更好了。
  
  师:我们的同学刚才读得很投入,语音正确,节奏快是因为没有能够找准“逻辑重音”,大家都在课本上标注一下,哪些词语应该作为逻辑重音呢?
  
  明确:“茫茫”、“难忘”、“孤坟”、“凄凉”、“尘”、“鬓”;“幽梦”、“梳妆”、“无言”、“千行”、“肠断”、“明月夜”、“短松冈”。选择这些词语的理由是他们可以具体地表达作者对王弗的“深爱”“思念”“哀痛”之情。
  
  生5:作品上片写了作者对王氏死别之苦和思忆之深,下片写梦游故乡与王氏重逢的情景。
  
  师:从上下片看作品内容,从标题里读出写作意图,这样鉴赏都突出了“整体阅读”的特点。
  
  生6:老师,我读到“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句子时,发现“明月”这个意象里含有“反衬”手法。一般说来,明月象征团圆与祝福,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强化了情感。
  
  师:这位同学展开联想,进行比较鉴赏,发现了作者语言艺术的表现力。很聪明。
  
  生7:老师,我觉得促成作者夜梦亡妻的因素不仅仅局限在相思太苦、旧情难忘。还有他人生多难、坎坷,作品这样描述:“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此时作者正在密州,与故乡眉州相隔千里之遥。这里暗写他官职上被贬,处境凄凉。
  
  师:这位同学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从作者的身世经历思考问题。
  
  生8:老师,我们看到“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里的“学习作者时分时合的结构特色,以少胜多的细节白描,感受作者自然明白的语言”,我还是搞不清楚,请老师结合作品给我们讲讲。
  
  师:作者是如何使用“时分时合”“时虚(设想)时实”的构思来展现结构美的?作品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合写双方;后面的“不思量,自难忘”分写自己;“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合写双方;“纵使相逢应不识”分写亡妻;“尘满面,鬓如霜”分写自己;大家从我列举的案例中分明已经发现这样构思的作用:既写出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哀悼,也写出了两人对爱情的生死不渝。
  
  ……
  
  我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没有全部按照自己预设的“导学案”来施教,而是积极地带着学生走进作品,让学生各自尽量汇报自己初读的感受,如有整体感知方面的,有段落结构方面的,有语言品读方面的,有朗读基调方面的,如此等等,教师从中了解学情,调整了讲课策略,讲究点拨策略,教有针对性。就“整体阅读”进行点拨的时候,老师说“从上下片看作品内容,从标题里读出写作意图”,拨开迷雾、障碍,让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归纳出规律。就“朗读基调”点拨的时候,老师说:选择这些词语的理由是他们可以具体地表达作者对王弗的“深爱”“思念”“哀痛”之情,点拨出作者的语言运用与作品主题之间直接关系,引导学生区别“重音”与“逻辑重音”的意思,方法具体可感。就“记梦因素”点拨的时候,老师说: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读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在“深奥些的地方”给予点拨,以使学生领会“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老师只要“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加上过程评价中讲究语言的灵动性,就能凸显绿色课堂的生命活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