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生”:娱乐了谁?
2005年的夏天属于“超级女生”们。这个夏天因为“超女”而平添了几分激情,这个夏天有点热,这个夏天非常“酷”……
8月26日“超女”的总决赛落下了帷幕,但关于它的话题并没有结束,一如这个夏天的温热还在延续。这到底是一场青春的聚会,还是完全的商业炒作?到底是大众的娱乐还是娱乐大众?这到底是花季少女们梦想的舞台,还是仅供满足人们窥视欲望的“真人秀”?
“超级女声”选手的低龄化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焦点。每个赛区在报名时都有大量学生逃课参加。“超级女声”这个节目锁定15岁至17岁的女孩为参赛主体,这个阶段的女孩大部分还是学生,而要有备而来的参加选拔就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挑选歌曲,打造自己。此次包括周笔畅、叶一茜、黄雅莉等几位学生的前十强“超女”,与天娱签下500万的合约。据报道,天娱传媒已经准备在比赛结束后,打造十场“超级女声”全国巡回演唱会。
“超级女生”自然是“超级”繁忙的,这容易理解。其实,广大的“非超级女生”也没有闲着。
紧密跟踪“超女”的“铁丝”们基本以在校的学生为主体。这场维持半年的选拔赛每个周末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狂欢,其入迷的程度近乎疯狂。“超女”五月初成都海选期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集体逃课风潮;杭州赛区,许多学生在酷热下去参赛,万人空巷,一向畅通的交通一时陷入堵塞;各地“粉丝”团为支持自己的偶像,不惜去打工赚钱,为偶像买一些特别的慰问品等。7月29日李宇春表演时身穿的黄色演出服也是歌迷所买,fans们甚至为她包了一辆大巴士做宣传。
在加强内部建设的同时,各路“粉丝”更是运用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等多种外交手段,壮大自己的声势、打击对方威风。“玉米”、“盒饭”、“凉粉”等歌迷们因为维护自己所支持的选手相互之间的谩骂、诋毁造成了较大的负面效应,同时他们的疯狂支持也给选手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管怎样,最后的决赛让一向不轻易外露感情的李宇春洒下了眼泪,可见来之不易。
“超女”及其“粉丝”之间的恩怨是非乃是江湖中事,身在其中者自有评说。但是局外人闲不住了。
就在场内比赛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场外各界也在为“超女”进行着激烈的辩论:商家看到的是利润;传播学批评学派看到的是娱乐低俗化;社会学家在痛惜全民的沉迷的同时又为“民主”的形式欢呼;媒体看到的是更能盈利的运营方式……。种种争论,可以用这样两句诗来形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火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我们一方面沉浸在对这场夏日舞会的怀念中。另一方面,天高云淡的秋天就要来到,时间线上的适当的距离,让我们可以冷静而又温和的眼光去看待旧时的“狂欢”。
就像最开始接触《流星花园》时迷恋f4,热播《还珠格格》时老少齐谈“小燕子”一样,这是一个喜新厌旧的时代,一个快餐的时代。“超女”火爆的秘诀在于它成功运用了深入交互式媒介的巨大功能——手机短信和互联网,让实际上被动的观众在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主动的,这更激起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假如没有手机的大面积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一个娱乐节目不会吸引如此众多的眼球。众所周知,“超女”是个舶来品,为何它在美国的影响力那么小而在中国就如此火爆?道理很简单,美国早已走过了今天中国的传媒发展阶段,美国现在还有“选秀”类的娱乐节目,但是它们的参与者数量有限,人们对于这种表面上互动、民主的娱乐形式已经没有了新奇感。试想,终究有一天,中国人民也会超越这种“超级”大众娱乐的形式而走向所谓“小众化”的阶段。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一个小小的体现,是传媒业发展的标志。
另外一个原因是,它发动了广大观众来参加一场“造星”运动。对于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明星,观众当然会支持到底。而且,值得重视的是,它将竞争机制引入了游戏规则,由互不相识的观众组成的支持团体因为没有利益的维系而显得松散。但是在竞争的作用下,它的凝聚力会显著增强,每个成员的立场会更加坚定。这样,观众便会聚集在几名选手的周围,随着淘汰逐渐进行,观众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这正是娱乐公司的目标,它可以此发现哪名选手最有人气,为其签约出唱片培养市场。
客观上讲,“超女”生逢其时,因为在暑假,人们大多有了闲暇,只有有闲者才会去参与大众娱乐。还有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的电视观众人数众多。从选手们演唱的曲目来看,它顾及了不同年龄段的人比较熟悉的歌曲,风格多样,适合不同人的口味;演唱者的年龄原则上没有限制,这几乎让每名观众都能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代言人。所以,据媒介报道约有4亿人看“超女”总决赛,这丝毫不足为奇。
可以预计,只要把握好了适当的机遇,用同样的操作手段,“超女”的辉煌还可以继续,这种形式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可以复制的。当传媒发展超越了这个阶段后,“超女”就会成为明日黄花。
遗憾的是,所谓“青春”、“盛宴”、“自我”、“个性”等等在技术化的操作面前显得那么一厢情愿,显得那么多愁善感。
“梦想”走了——或许根本没有来到,因为娱乐毕竟只是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