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7 22:03:30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运用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有关课程内容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真实感受事件的背景,分析发生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或是得到借鉴。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研究和探究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和借鉴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思想品德课课件的设计制作要充分体现趣味性

  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大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件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思想品德课课件的设计制作,首先要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知识为技术指导,依据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课教学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立足于合理的教学结构、完美的教学过程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要立足于信息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形式,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围绕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这个出发点。再次,对课件的内容要择优选精,突出新颖性,有较强的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选择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素材,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卡通、动画、影视素材、流行音乐、自录视频、身边实景等。同时要求课件的设计要突出实用性和适应性,避免喧宾夺主,华而不实,防止绚烂色彩的堆砌,各种声音的合成,信息教育技术的炫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使用。

  二、思想品德课的导入要新颖新奇,能够激发求知欲

  新颖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开始。在思想品德课中合理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可以使课的导入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如教学《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歌词写出了人们的心声,曲调优美,脍炙人口,歌曲的播放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扉,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被融合到歌曲的意境中,自主学习的劲头也不由自主地被激发出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信息教育技术把思想品德课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把在课堂上教师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事物和现象,运用信息教育技术集视频、动画、图片和声音于一体的特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把教材中涉及的原本枯燥、乏味、抽象的问题以形象直观、简单具体的媒体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置身于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从而使抽象的理念知识更加形象、具体、深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便可了如指掌。

  四、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再现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展示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再现情景,从感性认识升华理性认识,加深理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要结合教学的实际用在最恰当的地方,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时,在教学前,让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信息资源充分搜集梳理相关的信息、图表和素材。课堂上,采取以“网络是把双刃剑”为主题的辩论会的形式,正反两方都利用多媒体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和数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阐述网络的利和弊。通过这样激烈的辩论,大家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关键看我们怎样面对,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学会恰当地运用与选择,既保护了我们自己,又可以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五、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思维空间

  课前,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制作课件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事先将本课的有关原理、观点和需要展示的相关内容整合在课件中,课上很方便快捷地播放给学生们。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增大了教学信息容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节省下来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其对知识的记忆。如教学《有朋自远方来》一课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浏览互联网等方式收集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等相关资料。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感受祖国56个民族大团结的和谐局面,对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