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南桃源县第一中学 江献忠
三、控制节奏,注意语气
教学语言是有节奏可言的,而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可见,教师用语优美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追求用语优美。
教师教学语言的美,一方面来自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教学语言的节奏控制和语气调整。有些教师上课时说话的速度太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听课人的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势必形成信息的脱漏、积压,导致信息传收活动的障碍甚至中止。反之,教学语言速度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教学对象精神涣散,感官和大脑皮层细胞从兴奋转入半抑制状态,降低了听课的兴致与效果。而语气的一成不变,则会使课堂失去情感的色彩,显得单调乏力。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控制语言的节奏呢?教学语言的节奏要以感情变化为基础,离开真情实感,就没有良好的节奏;教学语言的节奏必须与教学内容本身的节奏相一致,才能表现出优美、完善的节奏,提高运用语言节奏的能力,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巧妙地调节自己的语言节奏。例如,教师在议论分析时可以激扬有力,在抒情时可以舒缓真切,在阐释定义时可以清晰沉稳。有的课堂要像电闪雷鸣,有的课堂则要像春风细雨。这样抑扬顿挫、轻重交替、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才能将知识的甘露和谐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四、使用科学术语,慎用网络语言
使用科学术语,慎用网络语言,是教学用语规范的要求之一。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专门术语,在各自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应该频繁使用。
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都是语言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其中个别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已被现代汉语吸收,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像“上传”“在线”等。所以,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增加了现代汉语的表现手段。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负面影响。比如“GF(女朋友)”“1314(一生一世)”“东东(东西)”等,甚至还有一些粗俗的语言,比如“TMD(他妈的)”“WBD(王八蛋)”等,更是影响了母语的纯洁性。如今,网络语言的粗俗化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因为学生是使用网络语言的主流群体。对中学生来说,网络语言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系统,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他们使用现代汉语的混乱,很多中小学生的作文中就常出现让老师哭笑不得的语法和词句。如果老师对网络用语不加以规范引导,一味推波助澜,无疑会给全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语言的文明与纯洁是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志,语言应当讲究品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大声疾呼——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科学术语,慎用网络语言,要做到教学用语的规范准确,保证教学用语的纯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保证课堂的高效率,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觉地维护汉语语言的规范与纯洁。
五、添加调料,学会幽默
幽默是人类的智慧。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教学语言更要追求幽默风趣。有些语文知识点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些枯燥,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点化课堂,就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无味为风趣,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融洽师生的关系。当然,幽默是基于才智、学识水平上的自然流露,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广采博闻,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教师语言的幽默和风趣。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根据课堂气氛,适当地引进相关的笑话故事、格言警句、典故诗词等,也可以巧改名言名句,也可以谐音双关,也可以通过夸张的无声语言及态势语来达到风趣幽默的效果。
但是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必须要有一个度,幽默风趣是跟智慧和爱心紧密相连的。课堂语言的幽默应和教学内容结伴而行,不能滥用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否则会物极必反,弄巧成拙。“喧宾夺主”式的无聊幽默不仅影响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还会损害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用语的幽默风趣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育人服务的。教师尤其要摒弃庸俗无聊的幽默,禁止挖苦讽刺学生。
作为课堂中教与学媒介的语言,与语文课堂的效果有着密切联系。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还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叶圣陶说:“锤炼语言其实就是锤炼思想。”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其教学用语也必定是有个性的。但是,锤炼课堂教学用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丰富,不断反思改进,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加适合生态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