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学生知识技能
化学教学中,有些化学问题比较抽象,教师如果单靠口头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主要靠死记硬背.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觉得化学课枯燥无味.抽象难懂,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解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的原因时,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解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于这一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容易忘记.但是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的话,一方面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能够较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激活学生思维活动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由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灵活巧妙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最能激活人的思维活动的莫过于奇特的事物或现象.好奇、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催化剂,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经常设计一些适合的、较为奇特的实验进行演示,并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检验与吸收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在等体积的两个矿泉水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加入少量的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振荡,我们会观察到加入石灰水的矿泉水瓶稍微变瘪,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矿泉水瓶变瘪的程度较厉害,但瓶中溶液无明显现象.通过这一实验现象,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两个瓶子变瘪程度不同呢?通过分析由此得出实验室一般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根据现象比较明显,检验一般用石灰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实验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模式.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化学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是依托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的,化学实验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教育功能的落实和体现需要教师有效的讲授,更需要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体验.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从几个方面着手:
l.信心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在刚做化学实验时缺乏信心,比较害怕.因为他们动手机会少,我们就要鼓励他们、爱护他们,设法增强他们的动手自信心,减轻他们的顾虑及畏惧心理.
2.耐心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耐心,只能是敷衍了事.有些学生急于求成,随意改变实验条件:更有甚者,看别人做完实验,就赶紧抄一下答案,一走了之.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耐心,在实验过程中要不厌其烦地讲解,逐次巡视,对实验失败者帮助找出原因,鼓励学生重做,直至实验最终成功,这样耐心增加了,动手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3.兴趣的培养.化学实验本身就能引人入胜,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开展各式各样的实验活动,兴趣增加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4.技能的培养.实验中的技能主要是指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维护、管理的能力,是动手能力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的技能越多,动手能力也就越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来.《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科学的引导,努力构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文化,给学生形成宽松、和谐、活泼的实验环境,保证学生实验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胆地进行化学实验及其探究活动,实现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
作者:黄旭广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
来源:中文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