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材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2019-11-05 09:49:17

作者:佚名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文分析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课堂上,教师不遗余力地为学生介绍作者、分析背景、归纳层次、分析主题……这一系列有规律的灌输便构成一堂语文课的主旋律。此种情况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着有关课文“写什么”的问题,至于作者到底“怎么写”,学生几乎无暇去思考、质疑。那么,教师该如何将课文分析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让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深入解读教材,不断积累作文素材
  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写作需要丰富的素材。写作素材的来源十分广泛,可以分为直接性素材和间接性素材。直接性素材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观察而获得,间接性素材是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资源或查阅文献材料等途径所取得。
  人是生活的主体,创作灵感绝大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是,在三点一线的狭小空间里,学生视野狭窄,积淀不丰,如果让他们仅从生活中去获取写作素材,他们的“素材库”定然是匮乏的。学生一旦缺少写作之“米”,其写作自然就会陷入“言之无物、写之无情”的困惑。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是“文以载道”,无论是古诗词中的爱国篇章,还是现代散文中对时间流逝、人生苦短的认识,无不体现“道”的包罗万象。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不让教材中的每一颗“珍珠”散落沙土中。学习之初,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范文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然后结合片段训练创新写作,最后逐步过渡到全文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品种繁多、“粮米”充足的素材库。有了这个素材库,学生写作的内容自然就会丰富起来,语感也会因此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后,我安排了一次以“爱国”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作文前,我让学生回顾、搜集、整理出现在教材中歌颂爱国情怀的诗句、散文、小说等,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将其转换为论据加以运用。因为有了储备已久的写作之“米”,此次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可为习作增文添彩。
  总之,语文教科书中处处渗透着博大的思想精髓,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积累,那么,这些原本被忽略的写作之“米”便会填满学生的素材库。
  二、总结归纳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素材库中堆积了各种“米”,他们不再为“写什么”而愁了。可是,学生该如何将这些“米”制作成可口的“饭菜”,这就涉及关于“怎么写”的技巧问题。
  技巧是为了表现效果而存在的。写作技巧是作者为表现主题而采取的一种艺术手段,它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绝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不仅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技法,如悬念、伏笔、细节描写,等等。根据阅读经验,可以发现写作技巧具有稳定性、创新性、便于学生进行模仿等特点。教师可以借助教材这一范本引导学生多理解、多思考、多借鉴,大胆发扬“拿来主义”精神,让教材中的写作技巧为我所用。
  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灵活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标志。如果那些从教材中“拿来”的写作技巧仅是代代相承、墨守成规,而无创新发展,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很僵化,缺乏生命力和灵气。
  所以,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写作技巧进行适当模仿外,还应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只有将模仿与创新相结合,学生作文才会呈现鲜活的生命力。
  例如,我在讲解李森祥的《台阶》这篇文章的写作技法时,是这样教学生理解和运用细节描写的:作者在《台阶》一文运用细节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位辛劳、朴实的农民父亲形象。在这位父亲心中,台阶高,主人的地位就高。于是,在自家新屋建成以前,作者运用了这样一个细节来表达父亲的内心世界:“父亲坐在绿荫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在分析此细节时,首先要让学生体会这位父亲内心的愁苦及为何而愁,然后明确作者运用“摇来摇去”的柳树与父亲“专注的目光”相衬托的作用,最后还将学生平常写愁苦只注重神态、语言描写的方法与作者的细节描写进行对比。通过比较,让学生立刻体会到细节描写的精妙,并将课堂中学到的技法加以模仿,继而创新。
  在接下来的“活学活用”环节中,我让学生就“母亲为生病中的儿子担忧的情节”进行细节描写训练,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夜深了,母亲坐在窗前,看着茫茫夜空。一抹月光斜斜地挤进屋内。那洁白的月色,怎么也抹不散母亲脸上愁苦的皱纹。”这段细节描写不仅融入了《台阶》中写“父亲”愁苦的方法,而且还有了内容上的创新。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觉得自己拥有了“大师”般的写作风范,感觉到自己离作者又近了一步,从而拥有了写作的自信并体验到写作的快乐。时间一久,他们自然就养成了巧用教材中的“活水”去“烹饪”自己喜爱的作品的好习惯。
  三、借助语言赏析,丰富写作语言
  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如何让写出来的东西富有感染力,这就需要语言的功力了。写作如烹饪,素材是米,技巧是柴火,那么语言便是成功写作的调味品了。
  杜甫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态度诠释着语言的魅力。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在作文时,不是语言呆板缺乏表现力,就是情感泛滥却不知所云。介于此种现象,笔者认为,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语言不仅是作家智慧的结晶,也是开启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首先要教会学生懂得如何赏析课文中的佳句。只有懂得欣赏作品中语言的人,才会懂得如何去运用语言,甚至创造一些更加优美而富有理性色彩的好句子。
  下面就《芦花荡》富有诗意的语言加以分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语言新鲜灵动,即使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之下,白洋淀的天空也飘溢着诗的韵味。
  为了赞美白洋淀人民顽强不屈的生命品质,作者在开头这样写道:“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在这里,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助自然界的“苇子”拼命往上钻的姿态,形象地勾勒出白洋淀人民在黑暗恶劣的环境中与敌人奋战的情态。
  以本为本,举一反三。教师只要引导学生一次一次品味他人的语言,学生自然就会更好地模仿、创新,拓展、迁移,以致熟练地“活化”课本中的佳句,点石成金,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一次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课上,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在初春的田野上,冬的气息还没有消散,寒风无情地吹着。几棵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欠着身子在风中跳舞,他们仿佛要和这自然之风做一场较量。”在这精彩的描写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孙犁笔下“狠狠地往上钻”的“苇子”的生命之躯,也能品味到小作者创新写作的活力。
  鲁迅先生说:“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诚然,好的语言是从心中流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品味,用勤劳去摘取,用智慧去创新。只要我们勤采教材中的各种“花粉”,要想提升作文语言的表现力也就指日而待了。
  作家秦牧主张“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他认为这个“仓库”里应该装满从生活中来的直接材料,从书籍中来的间接材料,还有从人民中来的语言。而笔者却认为,作为学生其实需要创建的仓库还应更多、更大。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厚的“源头活水”,学生只有给自己的“仓库”装满各种写作之“米”,才能真正咀嚼到写作的味道,并真正感受到每一次语文课堂都是快乐作文的天堂。(来源: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