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拓宽生命的宽度

2019-11-17 18:24:38

  作者:刘颖

  “阅读是为了活着”,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这句话道出了阅读与生命个体的本质联系。生命是人的载体,是人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基础教育所应关注的问题当然必须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价值等问题。然而,由于科学理性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观重外物而轻视生命本体,生命意义的缺乏和丧失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训练活动,成为一种知识中心主义的课堂。这种课堂教学除了强化知识外,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关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眼下,许多中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被繁重的作业所挤占,无暇阅读,再加上阅读效果的隐性特点,让急功近利的学生看不到阅读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学里普遍的现象是:学生除了教科书和应试指导类读物,几乎不再读其他书。有限的课外阅读往往处于一种无序、随意的状态,收效甚微。“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殊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番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抑制了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渐萎缩,人生色彩逐渐黯淡。

  那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意旨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习惯,将影响他一生的发展道路。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一个人不管是做什么的,工作之余,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而读书的愉快能否得到,大概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决定了,因为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尝到读书的趣味,形成读书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基础,如果一个人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些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可见,阅读能力的高低,不只影响考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和提高,直接影响到生命的质量。

  其次,帮助学生享受阅读中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提升生命的品位。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应是帮助学生构建其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情感,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思维。理想的阅读,应是一次次美妙的精神之旅。一本好书就是一片五彩缤纷的原野,学生徜徉其中,就一定能看到鲜花和绿树,嗅到果实飘香,喝到清澈甘泉,体会到来自内心的遏制不住的愉悦和惬意。当学生领略到书中至纯至爱的情感时,必然会受到心灵的撞击,达到情感的共鸣,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情也自会丰富细腻起来。通过阅读,学生能充分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能在丰富绚丽的语言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并最终获得一种诗意地生活的方式。在这个诗意的世界中,作者与读者用“心”面对世界和人生,开放的思维空间中放飞着想象,盛放着期待,弥散着梦幻。此种想象、期待和梦幻,是对生命的肯定,是人发展的驱力,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时间长了,人的生命品位自然会得到提升。

  身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地应努力实现阅读教学与学生生命的对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设定阅读教学目标要彰显生命意义

  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完整而丰富内涵的“人”来培养,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首先是在培养“人”。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以自己生命的体验、情感和意识与课文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在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通过情感的影响,使学生领悟并重视生命

  教师应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构建甚至创造,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或索取。

  三、通过培养学生欣赏生命的意象促使其欣赏生命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对生命的意义很难有深刻的感悟。加之多数家长工作繁忙,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更没法带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滋味。高楼大厦的阻隔,使邻里间的交流变少,他们的生活经验很有限。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