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补习不如提前预习

2019-11-28 17:42:26

  一个考上重点中学的孩子感叹道:原以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学好了,谁知道别的同学早已经学会本节知识,能够完成作业了,班上的那些学霸们则开始刷中考题了。从入学开始,就没有在一个档次上,还怎么去比!

  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说:那些被称为学霸的学生,往往偶然通过某些渠道,较早地接触了学科的内容,有了较多学科知识的前概念,并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学习兴趣。等真正学习这些科目时,如鱼得水,显得相对轻松多了。

  给孩子补习,不如让孩子提前预习。补习仅仅是等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采取的措施是亡羊补牢,具有很大被动性,而预习不仅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为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奠定了基础。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一般说来,人们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没有与当前新学习内容相似的原有观念,以及相似的角度和程度如何,学习同化过程就是借助于新旧知识相同点的“混合”,而联接或固定住了相异点。

  有意识地让孩子预习,还可以让听课效果最大化。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预习可以使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提前有所了解,并能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对于新知识中的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有点疑惑,哪些一点都不懂。这样在教师上课的时候,孩子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和疑惑进行听讲,学习的效率也得以提高。

  最重要的是预习可以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由于孩子了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在课堂上可以产生和教师更多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预习,学生之间在课堂上有了更多可供讨论、可供交流的主题和问题。这种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和同伴之间的有效合作交往往往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预习也是缩小学生之间差距的有效途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存在个别性和差异性,而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中“优生”和“差生”的出现,而预习这个环节是能够消除个体差异的有效途径。

  (文章来源于初中物理教育在线,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