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远古时期,地球拥有两个月亮,其中一个非常微小,另一个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月球。而较小的那个月亮与较大的月亮发生了灾难性的碰撞,科学家认为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探测器发现在月球背面与面朝地球的一面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计算机模拟图像显示在远古时期,月球曾与一颗“小月亮”(质量较小)相撞,按这个观点推测,可以用沉积效应来解释月球背面的高地。埃里克和他的同事马丁(Martin Jutzi)在瑞士伯尔尼大学详细介绍了这个最新的研究成果。相关情况结论已经发表在8月4日得《自然》杂志上。
计算机绘制的两个月亮在远古相撞的情形
这个仅仅存在于远古时期的“小月亮”大约有750英里宽(1200公里),而其形成的原因,科学家认为是要形成这样体积的天体,极有可能是一个行星与类似火星大小的天体相互碰撞产生的,然而,这是不是由于地球与一个未知天体相撞产生的,还不能确定,因为这牵涉到今天月球的形成之谜。如果是地球与一个巨大天体相撞,那么我们今天的月亮很有可能也是这么形成的。如今,我们的月亮总是保持一面朝向地球,另一面背向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长期的引力拉锯所产生的,月球的自转逐渐缓慢下来。
在1959年之前,月球背面到底存在什么,一直是个谜。直到苏联的月神3号探测器飞到月球背面,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如今的月球具有两副神秘的面孔。在月球的背面与朝向地球的一面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月球上一处被称为“玛丽亚”的火山岩平原覆盖了月球大部分区域,但是在背面却只能看到一小部分。而月球那神秘的背面却是较高的山脉、悬崖,朝向地球的一面却是较为低平,这也让一些UFO研究者认为,陡峭的悬崖下面就是外星人的飞碟基地。据测量,月球背面的海拔高出平均水平1.9公里。
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远古时期地球的另一个小月亮与今天看到的月球相比,差距相当大。科学家认为,目前不能十分肯定今天的月球是在地球与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相撞产生的,但是这个观点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从这个点出发,在太阳系的某一个历史时期,地球与一个巨大天体相撞,产生了大量的碎片物质,这些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月亮,而还有部分小碎片形成了那个“小月亮”,其只有今天月亮直径的三分之一。
可以想象一下,地球存在两个月亮的时期,三者间轨道运动形成一个三角形,并且这个三角形的边是相等的。而这个小月亮应该存在于一个被称为拉格郎日点上,也可以称为特洛伊点。在这个点上,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基本上平衡,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有L4和L5两个平衡点。
根据研究人员计算,这第二个月亮在一个拉格郎日点上存在了大约数千万年,而这个点为什么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呢。这是因为,一旦大月亮的轨道离地球足够的远,这个点就会变得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导致了小月亮最终撞上大月亮。当然,这种级别的碰撞速度还是相对较为“缓慢”的,速度大概在7200到1.8万公里/小时之间,在大月亮表面上形成的大量的物质飞溅,覆盖了数十英里厚的尘埃层。
据位于圣克鲁斯的美国加州大学行星科学家埃里克(Erik Asphaug,)介绍:目前我们对这个小月亮的推测是十分符合逻辑的,其形成于一次巨大的撞击中,并且在一个拉格郎日点上存在下来,时间大约有数千万年,最后由于轨道稳定性问题导致与大月亮相撞,从而解释出为什么月亮一面比另一面显得更为平坦。
根据这个理论,科学家也需要有证据进行支持。当小月亮撞上大月亮时,大部分的物质会留在其表面上,这些物质将构成了今天月球背面的高地。与此同时,巨大的碰撞还会压扁位于月球表面之下的一处岩浆海洋,这也是为什么在月球上检测到大量的磷、稀土金属、放射性钾、铀、钍如此集中于一处。
然而,对于这个解释,其他科学家也有不同的评论,有一些认为,月球背面与面朝地球一面之所以不同个,是由于引力的作用,而不是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那位科学家认为的是由于碰撞效应所产生的。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可以说明月球背面与面朝地球这一面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景象,这个可能要等到月球探测器的进一步数据支持,以及获得月球背面的土壤样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