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乃明至今保留着29年前成为广东理科状元时《广州日报》对他的报道。
核心提示
作为广东省实验中学的一名物理老教师,余乃明可能是最平凡的全省状元。但是,“状元”这个头衔还是伴随了他近30年。余乃明说,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每过10年,他都被媒体“揪”出来,“炒一炒”。被“”阻断高考十年之久的余乃明,1977年因为政审不过关,高分落榜。来年再战,他以总分439分成为当年的广东省理科状元,被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由于1977年高考采取的是开卷考试,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余乃明才是恢复高考后的首个全省理科状元。三十年来,“状元”余乃明已经桃李满园,还教过7个“状元”。
访谈人物:
余乃明,广东省实验中学物理教师,是省实的“金字招牌”。1966年高三毕业,1977年参加高考因政审不过关高分落榜。1978年成为广东省理科状元,由于1977年高考是开卷考试,因此很多人认为,余乃明才是恢复高考后的首个全省理科状元。
“老状元”说状元
“状元虽然全面发展,但特长不突出。不少状元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都学得很辛苦,因为那里奇才居多,而状元却不一定都是很有潜力的人。因此,媒体报道状元,满足百姓的知情权可以,但没必要热炒,尤其是带有商业性质的炒作。”
倘若当了状元,商家给你赞助,把钱放进口袋后,便赶紧忘掉这一切,重新开始!
1966年,余乃明高三毕业,就在高考前一两个月,“”开始,高考被废除。“寒窗苦读那么久却不能参加高考,我竟然一点失落感都没有,反而很兴奋,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余乃明说,他现在已完全不能理解自己当时的心态了。短暂的狂热后,余乃明开始尝到这场运动给他带来的破坏。余乃明的父亲是旧军人,又是“右派”,在的头两年,还是广东实验中学学生的余乃明,常被当作“狗崽子”批斗。1968年知青下乡,余乃明被下放到东莞桥头公社,过着农民的生活。1975年底,广州的单位招工,余乃明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只要能拿回广州户口,扫大街我都愿意!”就这样,他成为广州市第二建筑公司的混凝土工人,干重体力活。“能当上建筑工人,我已经幸福得像上了天堂一样了。在农村干活苦,还一分钱没有。”余乃明说,当时他每个月能拿到45.1元,只要能维持现状,便觉得很满足了。
首次高考
虽获高分难过政审关
1977年10月,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尽管原本已安于现状,余乃明还是报了名,权当“碰碰运气”。考试前,余乃明几乎没怎么复习。“白天干重体力活已经疲惫不堪了,一停下来就只想睡觉,根本没什么心思看书。”余乃明说,那年高考没有考纲,也没有复习指导书,对于考生来说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唯一的一本复习资料就是写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反复看了很多遍,而语文和数理化根本就没复习。11月,他抱着一本“”进考场,也没派上用场。当时的满分是400分,余乃明最终考了300多分,达到了录取分数线,还被通知去体检。“我知道有希望了,每天都偷着乐,谁知道体检后便没有任何消息,我也不知道到哪里能问情况,便任由它石沉大海了。”余乃明说,后来很多200多分的考生都上了大学,他知道自己是卡在政审上了。遭此变故,他的心态却出奇地平和。“其实早有心理准备的,当年下乡的时候便有很多招工、招生的机会因身份问题给丢了。”
再战考场
一举夺魁入读华师
1978年,30岁的余乃明再度报名参加高考。当时他的未婚妻已经在四川念大学,立志当一名物理老师。他对未婚妻说:“不管了,我先复习,就算考不上,以后还能帮你批改学生作业。”在半年的时间里,余乃明做完了一本前苏联的物理习题集,他说,这本在旧书店淘回来的习题集让他在短短半年里,把高中所有的物理知识都补了回来。那一年高考,理科考试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共5门,满分500分。英语也考,但不记入总分。余乃明物理考了98分,并以总分439分成为当年广东理科最高分。“我当时是请假去考试的,一考完我又回工地了,也没怎么想考试的事情。”余乃明说,当时是广州日报的记者先找到了市二建的宣传科,宣传科的同志又赶忙到工地上找。“当时我正在使用混凝土振荡器,灰头土脸地就被喊下来了,才知道自己考了个全省第一。” 事隔多年,谈起获知消息的一刻,余乃明的眼睛里依旧兴奋得发亮,他还拍着胸口作庆幸状说:“我的英语只考了13分,幸好不记入成绩,不然可完蛋了!”而29年前《广州日报》的报道,他仍保留至今。
成绩出来后,余乃明填了5个学校,分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重庆某学院、成都某校和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最终却被华师录取。起初,余乃明以为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只能与前几个志愿失之交臂。后来,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私下告诉他:“如果不是我够胆量,没人敢招你!”他才知道又是因为政审。
大学报到
天天有人来看“状元”
余乃明说,自己在进华师大前就已很轰动,全校师生都知道招了个“状元”。当时每个新生床上都贴了名字,很多学生已事先知晓余乃明的寝室。新生报到那几天,天天有人跑过来看“状元”。余乃明说,这份“礼遇”,让他非但没有因读了华师而失落,反而感觉很美满。华师大建校至今,也就招了余乃明这一个高考状元。
1977年和1978年入学的大学生,年龄差距相当大。余乃明说,他所在的年级有120人,年龄最小和最大的学生相差了12岁。余乃明的一个室友,还是和女儿同时入学的,只不过他上大学,女儿上小学。“等了10年才上大学,我们这批人对知识可谓如饥似渴。现在很多大学生上大课都喜欢往后坐,我们那时候120人全是抢着往前挤。晚上熄灯了,还有人跑到厕所看书。据我所知,除了已婚的,整个年级没有一个人谈恋爱。”
执教母校
“金字招牌”个性十足
1982年,余乃明大学毕业。成绩优秀的他没有继续读研。“那时候我都34岁了,女儿9个月,再不赚钱养家说不过去。”广东实验中学找到华师大,把余乃明要去当高中物理老师。在此后的20多年里,他成了省实的“金字招牌”,不少初中生知道高中有个“状元老师”,甚至慕名报考。在省实的校园网上,余乃明的点击率也是最高的。他还是广州市奥林匹克培训中心的物理培训教师。
尽管名声在外,余乃明却没有高级职称。“我并不同意评职称的某些标准,所以不去参与。”1988年,因为看不惯一些人和事,余乃明在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自费留学澳大利亚,两年后重回省实。“下飞机的时候,学校的几位校长都去接我,让我很感动。”他说。1997年,在学校领导的一再动员下,余乃明随便申报了高级职称,却因为当班主任年限不够而未能评上。他倒也不以为意,还笑称,自己应该是省实老教师里唯一没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我常常告诉年轻的物理老师,中学物理的东西够一个中学老师钻研一辈子。如果要当内行,就不要往做官方向发展。”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余乃明从未担任任何行政职务。
高考30年感言
如果没考上大学
可能是个包工头
2004年,56岁的余乃明提前退休。不久,又被省实返聘,周一至周五每天上一节课。与人们印象中的状元相比,余乃明的生命里似乎少了些辉煌,可他自己却甘之如饴。“我和爱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有7000多元,再加上给学生补课,生活已经非常富足了。”余乃明说,对于金钱、职称、待遇等,他并不十分在意。“这些都是别人给的,可知识装在脑子里是自己的。”余乃明笑称,“如果当年没上大学,可能我还在工地上,了不起当个‘包工头’。”
余乃明很庆幸自己当年并没受到过分关注:“当年只有《广州日报》一家媒体采访过我,状元的光环也没让我得到什么特殊待遇。”省实1999年以后的状元,余乃明几乎都教过。但他坦言,这些都不是他最得意的门生。“我的主要工作是培养物理尖子。状元虽全面发展,但特长不突出。不少状元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都学得很辛苦,因为那里奇才居多,而状元却不一定都是很有潜力的人。因此,媒体报道状元,满足百姓的知情权可以,但没必要热炒。”
当记者请他这位“老状元”给“小状元”们提些建议时,余乃明哈哈一笑,说:“倘若当了状元,商家给你赞助,把钱放进口袋后,便赶紧忘掉这一切,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