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跃辉
我们平时经常提一个口号:“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话大体是不错的,但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是远远不够的。课堂40分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时间,更是师生交流的时间。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更存在于师生的交流中,而课堂管理就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面。
学习,特别是中学阶段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当然需要,但是更重要的就是学生如何掌握新知识,理解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前两个活动我们一般称之为“知识”,后一种则称之为“能力”,所谓能力,实质上也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学习的实质是有两个环节组成的:一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大脑里,二是从学生的大脑到新的问题上,前者是一种交流学习,后者是一种自我学习。前者主要在课堂上,后者则主要在自习课或者课外的时间。如此看来,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学生自我学习的一个前提与基础,向课堂要效率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经过多年教学,我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课堂管理的规律与套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课堂控制”。在教学上,我是一个“控制欲望”较强的老师,对于新课标提倡的自主探究之类的东西一概不感冒,我喜欢“满堂灌”,而且不认为“满堂灌”是贬义词,恰恰相反,我希望“灌”得有方法,有技巧,在师生交流中“灌”,在有张有弛中“灌”。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的每一节课都是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是太多,知识切入点较小,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例如指导学生作文,某节课只讲一个点,即段与段之间要有必要的衔接,那就运用“技术分析”的原理,探索段与段连接的几种形式以及内在的逻辑动因,跟学生透彻地讲明白。当然,如果学生有疑问,也可以当堂讨论。
在课堂管理方面,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我所讲的内容上来,我的课堂也会有笑声,也会有“空白”,但是学生必须跟着我的思路走。当发现有学生目光呆滞,就要用小手段提醒他;当发现有学生没有跟随我的思路,我就会有意地提问他;当学生在做其他作业,我会走到他身边提醒;当有学生睡觉,我会非常生气地叫醒他;当有学生讲话,我会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学生的一切行为包括眼神都在我的视野范围中,任何一个小动作都逃不开我的眼睛。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养成某些习惯,例如上课不睡觉、不走神、不做别的科目的作业、不小声讲话,这些细节方面的管理使得我的语文课效率颇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