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春节
影像志
【导读】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老百姓把家中好吃的、好喝的都摆在桌上、展在眼前。所以,只要看看老百姓在春节的生活变化,就能看出整个中国的国情变化来。下面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见证•影像志”栏目中一个纪录片的文字版节选。透过尘封的历史,我们可以从百姓过春节的角度,感受到建国后不同时期中国变革的面貌,感受到我们富强中国梦想逐步实现的过程。这个记录也让我们充满期待:我们的下一个春节,会怎么过呢?
1962年
1962年2月4日,农历大年三十。
作家老舍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散文《立春大吉》:“今天既是阴历年的除夕,又是立春!咱们人人都有双份儿喜气!立春不过是个节气,我们却把春装在心里,天天是春,终年是春,春色无边!”
除夕前不久,北京市民发现,政府恢复了鸡蛋的供应,同时开始发放暂停半年之久的肉票。
1974年
1974年1月23日,农历甲寅年正月初一。
北京的最高气温为摄氏二度。这一天的报纸影讯上,除了记录片、科教片之外,还有四部故事片,有于洋主演的《火红的年代》,李丽华、石挥主演的《艳阳天》,鲁速主演的《战洪图》和李仁堂主演的《青松岭》。
1986年
1986年2月9日,农历丙寅年春节。
这一年,副产品价格体制开放,物资供应繁荣。此时,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得到广泛推行。到1986年底,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农户实现了分田到户,农村的温饱问题已经初步解决。
1998年
1998年1月27日,农历戊寅年除夕。
上海一家饭店将做好的年夜饭,亲自送到居民家中。
在《春节喜事》一书中关于“上海人怎样过年”的调查显示,1998年,将年夜饭定在饭店的有百分之二十三点零一,仍有六成多的人在家中吃年夜饭。
(选自新星出版社《读库》1001期)
中国改革30年:从衣食住行看生活变化
中国服装30年变奏曲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20世纪70年代:一个大变革的年代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这一年代也是中国服饰文化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期。“”的结束,使人们对美的天然热爱和追求迅速苏醒,所以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四个兜当时人民解放军军装的一种特殊标志,只有排级以上的上衣才有四个兜,而一般的战士军服只有上面的两个兜,在军装成为最时髦的服装时代,“四个兜”显得尤为珍贵。
小白鞋白帆布运动鞋的别称,估计不少30岁以上的人对这三个字怀有强烈的怀旧情结,具有同等怀念价值的东西还有与小白鞋相匹配的白鞋粉。
的确良“”时期极少数可以被称为“料子”的化纤纺织品,主要用于制作衬衫。
20世纪80年代:色彩缤纷的时代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年代。
健美裤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一般以黑色为主,带有很大的弹性。后来脚蹬裤的材料变得多种多样,不过基本的特点都没有变:贴身,高弹力,且透风。
20世纪90年代: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1998年,某时尚杂志上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假如昨天在米兰或巴黎的发布会上的一种时装款式今天出现在北京或上海一位女性的身上,你千万不要奇怪。90年代,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奢侈、豪华、昂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专用词,而成为人们理直气壮地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