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让平常心成为高考的关键词

2019-11-24 21:38:37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敲响铃声。

  人们相信,在中学结束阶段所参加的这次考试,将决定考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因为当前依旧唯分而论的高考,不仅仅决定高中毕业的学生能否上大学、去哪里上大学,甚至以分数为基础所决定的学校选择,同样会对将来的职业前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于是,高考犹如一场盛大的仪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上至高层领导人、下至基层老百姓,在几近成为惯例式全民动员的考试中,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激烈的讨论。工地为之停工,道路为之封闭……事实上,种种社会无意间所形成的紧张气氛,都抵不过家长与考生内心的煎熬。

  在临考之前,尽管人们相互之间的宽慰中,平常心成了与高考紧密相连的关键词,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在这样一座独木桥上泰然处之呢?人们都说,高考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普通方式,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赋予了高考太多的成功想象,进而也使得太多人想借助高考改变命运而将精力、资源投注于高考。比如,人们在勤学之外,借助权力与金钱的手段,去博弈更好的机会。

  比如,人们利用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作弊的手段更为隐蔽。比如,某些考生家长在考场之外烧香拜佛,以求好运降临,还有些家庭和学校为了不影响考生的情绪,在亲人故去之时都隐瞒消息。

  这与人们希冀的平常心,基本属于南辕北辙的表现。要知道,能够让人们面对高考依然有淡定的平常之心,必须是让人们看到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坎,人们亦不会为了这样一次考试,去触碰法律的底线或者用道德伦理去置换机会,这是考生与家长能够拥有平常心的基础。这样的基础,实际上便是呼吁多年、业已推进的高考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应当回归到所有的考试之中,包括高考在内。于是高考的改革,必须改变的是,一种标准、一种方式、一张试卷来判别学生的优劣,决定学生的教育及社会去向,多次考试、综合评定便成了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除此之外,公平公开透明的自主招生,亦是多年社会呼吁深化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对于学生和高校来说,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自己适合上什么样的大学,一所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双向选择的权利扩大,就必须压缩和改变当前教育行政主导下的高校招生模式。

  去独木桥化与机会公平,是高考改革的核心思路。也唯有实现了这些,人们心中不再视高考为一场改变人生际遇的考试时,平常心自然就回归到了内心。不过,即便高考改革作为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蹄疾步稳之下一时半会儿尚不能实现平常心的制度土壤环境,我们依然在高考开考之前,呼吁社会,既要以平常心来看待高考改革,因为即便改革完成之后高考也只是培育人的一个环节,不是教育的全部,更要以平常心来看待人们觉得这并非完全公平的一次考试,正如《》文章所说:“毕竟,人生是场马拉松,别把高考这个‘100米’当成决定成败的终点,不然,怎么能经得住长距离的考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