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考点6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考点6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⑵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考点6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离不开生产,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考点6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⑵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⑷结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考点6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⑵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⑶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综合上面三个考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考点65.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考点66.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⑴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⑵我国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改革是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强大动力、直接动力各是什么?答:⑴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⑵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⑶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⑷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考点67.人民群众的概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在我国现阶段,全体劳动者、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的和拥护祖国统一的,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考点68.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⑴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考点69.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②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地位:群众路线是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的重要保证。(天天高中学习网)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考点
2019-11-24 06:47:19
相关推荐
- 高三零基础学好物理三大秘籍 2019-12-05 18:53:47
- 能预报天气的神奇泉水 2019-08-29 13:55:33
- :望各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2019-11-29 08:15:55
- 如何利用课外时间复习? 2019-12-04 10:08:57
- 鼓子词的意思_鼓子词怎么读 2019-09-28 10: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