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校和老师在总结教育经验的时候,“因材施教”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但是我们究竟做的如何呢?
1.因材施教的出处
“因材施教”的“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教”是教育教诲。合起来说,就是依据学生(人)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比方说同是问仁,孔子对不同发问对象的回答完全不同。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答道:“仁人,他的言语迟钝。”颜渊问仁,孔子的回答又是:“抑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称赞你是仁人。实践仁的道德,完全凭自己,难道还凭别人吗?”颜回不仅悦子之道,而且具有仁德,所以,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就深,司马牛“多言而躁”、樊迟志向不高,就回答得浅而有针对性。宋代程颐、朱熹曾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由此而来。
孔子以后的两千五百多年来,“因材施教”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被我国历代的教育家继承,并不断地发展完善,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就是翻开国外的教育学名著,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语:“这个必须这样去对付,那个又必须那样去对付,同样的方法是不能够用在所有的人身上的”();“提倡那种按照青年人的不同境况训练青年的方法”(洛克)……,这些实际上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走过了它漫长而辉煌的历程,它的历史演进规迹“具有同心圆扩大型”的特点。同心圆的圆心,即学生的实际,这是固定不变的常量或常数,是内因,是根据;圆的半径范围,好比是“因材施教”的教育过程,即教师的教,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了解程度而变化的变量,是外因、是条件;由基点为圆心、以施教为半径所构成的同心圆的面积,则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同心圆的半径越大,其教育效果也就越大。这个同心圆扩大型的特点,形象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特征,“因材施教”的现代化也脱离不了这一特征。它只是把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同传统的“因材施教”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社会提供的可资用于教育的一切有利条件施行教育罢了。
2.因材施教为什么做不到?
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大部分的学校和老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为什么做不到?张民生先生认为其原因“一是不知道你的学生是什么材,二是不知道什么样的方法对这个学生有效”,这个分析是很精到的。
我国的一本教育理论书籍中这样写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做到:(1)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根据这样的要求对照我们的教学,有多少教师敢肯定地说他对自己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充分了解了,有多少教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促进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
将我们观察的眼光从一个班级的学生聚焦到一个学生的身上,也会发现“因材施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做作业,做错了一道试题,老师在黑板上进行了严格仔细的板演,然后让学生进行订正,改正错误。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考查这道试题,会发现原来做错的同学依然会犯错误。老师很生气,认为学生学习的时候“不长脑子”,学习“不用心”,其实问题的根源还是教师不知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学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订正错误的时候,他们比较多的是关心错误点在哪里,而对这种类型问题的思维方法不大关注,而学生之所以出现错误,更多的原因是在思维方法上出现了一个“认知上的节点”,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订正之后给他们再出示类似题型的问题,帮助他们从思维方法上进一步疏通,方法有了,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3.怎样做到因材施教?
有两种思路可以借鉴。
一种思路减少班级人数,采取师徒带教式的教学方式。工匠为什么能带出好徒弟、孔子为什么能培养出一批好学生,应该与此相关吧。现在上海中心城区学生生源减少,基础教育阶段班级人数普遍开始减少,这是一个推进小班化教学、真正实践因材施教的好时机。杨福家先生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小班化,一个班级的学生只有15个人。杨福家先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不仅仅是要给学生传递知识,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学生的心智”。杨福家的言行,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吧。
另一种思路是改变自己。张民生先生说,他做教师最大的体会就是“改变自己,适应学生”,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我个人认为这是教师如何实践因材施教的一个最为贴切的行动指南。指导一个学生的时候,教师需要“改变自己,适应学生”,指导一个人数众多的班级时,教师更需要“改变自己,适应学生”。
山东聊城茌平县杜朗口中学,原来是一个办学质量很差的偏僻山村中学,设备简陋,教学环境差,师资水平低等诸元素都对教学水平起着制约作用。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由于“改变自己,适应学生”,在每个班级70多位学生上课的情况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成为当地教育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杜朗,杜朗,学习天堂”等声音在回荡!他们的基本经验是:
1)改革思路: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2)课堂模式:“三三六”或“10+35”。所谓的“三三六”指:三个特点: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提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所谓的“10+35”,10:教师讲解≤10(分钟) 35:学生自主≥35(分钟)。
3)模式案例:
二零零六年二月,春寒料峭,山东聊城杜朗口中学初三二班迎来了朝霞。全班同学刚刚唱完歌曲《super star》,徐俐老师走进了教室。徐老师细细打量教室上下,只见 72名同学分为六组,一组12人面对面坐成两排隔桌相望,四面墙壁南面是窗子,余下三面都嵌有黑板,真是别具一格。徐老师今天要连上两节数学课,哪两节?一节预习课,一节展示反馈课。
徐老师拿出随身带来的几何试卷,交给了学生,吩咐学生这节课练习的目的是化繁为简,练就从复杂图形辨认基本图形的本领。接着徐老师安排学生自己练习,遇到疑惑组兄组弟组姐组妹相互切磋,也可来找老师请教。此刻,学生们有的在冥思苦想,有的在激烈讨论,还有的到外组留学。徐老师哪儿去了?他在打探学生们的练习心得。一时间,教室内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节课,徐老师从试卷中精心挑选出六道题目分给六个组,一组一道誊写在黑板上,还要推举一位代表准备讲解这道题,余下人员帮助代表出主意。同学们按组到了相应的黑板位置,开始了紧张的筹备活动。过了一会,题目抄完,徐老师下令一组代表先讲第一题。这时后面的小组围了上来,却发现没有板凳,有些同学站着,有些跟前面同学坐在一张凳子上。别看一组代表是个瘦小的女生,她面对台下的同学毫不畏惧,声音响亮,一边分析一边比划,十分自信,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听着,聚精会神的看着。这位女生话音刚落,突然三个同学一起站了起来发表自己对该题的见解,其中两个同学坐了下来,把机会让给了第三位。这位同学抓住了宝贵的表现机会,另辟蹊径的说出了简便解法,博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掌声。后来又有几位同学作了补充发言,徐老师点出了解题思路。
学生讲完这六道题,徐老师又拿出了六张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一道基础题目。徐老师想干什么呀?原来他给六名后进生单独开小灶,每人到黑板上抄做一道题,其他同学坐在自己座位上做这六道题。最后徐老师布置同学根据反馈情况自己再读读课本做做练习。
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跟老师道别后,欢快地走出了教室。
教室的四周,除了窗户就是黑板;学生的学习,不是自学就是交流;老师的讲课,明确目标思路点拨;困难的同学,及时反馈基础强化……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教育变革,杜朗口中学走出了一条很有启发意义的“改变自己,适应学生”,引领学生自主发展、走向成功之路。
来源:pplong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