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解读:从根本上打破一考定终身

2019-11-15 22:31:32

民生读本之三十八届一系列改革中,群众期盼的高考制度改革被提上了日程。《决定》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教育改革解读: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说,“《决定》内容一针扎到现行考试体制的弊端,是打破‘分数决定命运’现状的需要,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改革将高考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从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权都会扩大。”  举国大考,改革将有大动作  作为一场牵动千百万人神经的举国大考,关于高考的信息,总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江苏、上海、北京陆续推出本地高考改革技术性方案并征求意见,各地不约而同降低英语比重引起热议。公众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希望国家层面的高考改革方案能够有大动作。  2010年7月,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考改革要按照“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目标要求,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打破“一考定终身”,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这是2010年《纲要》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  2011年初,部长袁贵仁在《学习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文章,被外界看作是方案即将出台的信号。这样的猜测也属合情合理:《纲要》颁布半年多之后,长再次提及高考改革,自然是落实《纲要》的进一步行动。然而,新闻发言人很快出面否认,称并未公布方案。  2012年“”,袁贵仁再提高考改革方案,称正在“最后冲刺”,直到今年年初,《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提出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被提上日程。  十八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未来高考改革方向: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由此而来,“一考定终身”制终将被打破。  招考分离,高校自主权扩大  教育专家认为,如果说“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从技术操作的角度提出的要求,那么“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则是体制上的设计,调整的是各个主体的权力和责任。  回顾30年的高考制度变迁,从“”结束后,初步确立了“全国统考、地方审核、学校录取”的高考模式,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招收少数自费生”三种办法的执行再到之后的分省命题,虽然招考形式不断改革,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织招生的结构一直存在。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专家认为,在现有的框架下,自主招生、向大学放权有可能会是最大的突破口。  自主招生于2003年正式启动,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经过十年的发展,自主招生已成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招生多元录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招生计划、标准、办法等都由政府统一规定,命题、评卷等由政府统一组织,大学不能按照自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选拔录取学生,严重地削弱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和竞争力。自主招生被认为是改变这一局面的破冰之举。  专家认为,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要求建立保证招生公平的新机制,首先是对高校的约束和监督、问责机制。学校主导的多元评价标准的建立,意味着高校招生工作中综合评价重心的转移,即由以考代招体制下的考试机构和政府招生办公室为主,转变为以高校为主。  异地高考,将实现教育公平  2011年3月,部长袁贵仁透露,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  在北京,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200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大量孩子在北京读完一部分课程后,不得不忍痛离开北京、离开家人,回原籍读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难以参加高考。  而在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已有4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他们很快就面临中考问题,如果中高考问题不解决,这些孩子将有很大部分回原籍所在地求学,产生新的留守儿童问题。  应该说,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担忧,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  有专家表示,异地高考不是一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对决,他们各自都有利益诉求,都要追求教育公平,这无所谓对错,而教育公平要通过制度改革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