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疑、导、诊、迁”模式 二.“疑、探、评、拓”模式 三.“疑、读、测、议、点、练”模式
“疑、导、诊、迁”模式
模式特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生活素材的收集,从中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并学会从这些感性材料中将概念的特征抽象出来,得到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凸显师生的双边活动(导学式)。
教学示例:升华与凝华、串联与并联、内能、功的原理等。
教学流程:
疑→设疑导入
↓
导→课内导学
↓
诊→检查诊测
↓
迁→迁移拓展
设疑导入:教师通过谈话、设问、游戏、演示实验和生活实例等多种手段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课内导学:教师用黑板、投影仪、视频展台等教学媒体展示程序性的导读问题,为学生确定学习的具体诱因,学生在目标导引下,自读教材,并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辅助,提供直观的感受,初步掌握知识。
检查诊测:教师根据新授课特点和本节教学目标的要求提供侧重于新课概念以及识别类基础性认知目标考查的诊测材料,组织诊断性测试,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尝试性解答,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迁移拓展: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内导学中提出的疑难,进行思考,编制启发性思考题,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与评议,运用多向反馈的功能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前后相邻两桌同学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解答,及时补充、订正。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这些小组的学习讨论,适时给予点拨或帮助。
(2)“疑、探、评、拓”模式
模式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亲身的体验,以获取最真实的感知,从而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并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突显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教学示例:密度、压强、动能和势能、比热容、重力等。
教学流程:
疑→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
探→自主探究,合作尝试
↓
评→展示交流,点拨评价
↓
拓→分层检测,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教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出探究问题(探究目标)。问题可以从实验开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跟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自主探究,合作尝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收集)的材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
展示交流,点拨评价: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也会提出一些新的疑问。在此环节,各小组提出的疑问,先由其他小组解答,其他小组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进行点拨。
分层检测,拓展延伸:教师设计分层次的检测题,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达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拓展,将所得结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疑、读、测、议、点、练”模式
模式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以及根据生活中观察获取的现象和研究物理现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其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获得对新问题的认识,得到新概念。这种模式凸显的是学生的自学阅读活动。
教学示例:功率、机械效率、质量、电流的强弱、电流和电路等。
教学流程:
疑→导入新课
↓
读→阅读感悟
↓
测→自学检测
↓
议→合作交流
↓
点→展示点评
↓
练→巩固练习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为自主学习做好准备。
阅读感悟:教师设计阅读提纲或导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找出自己的疑惑。
自学检测:即在学生充分的自学后,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检查了解学生的自学成果。
合作交流:即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实行兵教兵,让学不懂的同学有时间发问,让学的好的同学有知识升华的机会,有共同不懂的准备让老师质疑解难。
展示点评:将小组交流后仍存在的疑惑进行发问,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解释,解决不了的,教师集中共性问题,予以精讲,主要是方法的提示和关键点的点拨与评价。
巩固练习:教师精选三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分层训练。
来源:小老头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