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绿色建筑的中国梦
2019-10-05 13:14:29
鉴于在减少能源消耗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贡献,打造绿色建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对于新加坡来说也不例外。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号角2005年已在狮城吹响。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他们正带着技术和理念迈进中国,并期待实现新梦想。 布局狮城 在经济发达的新加坡,推广绿色建筑的过程其实也曾曲折。据新加坡建设局局长姜锦贤回忆,起初社会对此并不买账,第一年仅有17个绿色建筑项目落成。“和预期差得太远,这也是原方案进行过两次较大修改的原因。”他说。 现方案以资金和面积奖励等作杠杆,撬动建筑改造市场,并通过绿色标志计划,自下至上地分为合格、黄金、黄金 和白金四个等级对建筑进行评定。他们同时意识到,如果政策属于软激励,法制力量才是硬手腕。从2008年起,新加坡建设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要求新建筑和进行重大改造的现有建筑达到绿色标志认证合格等级;2011年,更是计划将最低绿色标志标准伸至所有进行改造的既有建筑。 年后的今天,新加坡绿色建筑项目的数量超过1600个、建筑面积约4860万平方米,占该国建筑总面积约两成。姜锦贤说,要在2020年以前完成所有公共部门现有建筑的改造,全部达到黄金 的标准;2030年,完成八成建筑达到绿色建筑要求的目标。 “萝卜(奖励) 大棒(立法)”,姜锦贤视其为新加坡绿色建筑推广进程步入正轨的关键。 看好中国 在布局本国的同时,新加坡绿色建筑工作者将目光投向海外。中国,成为其拓展计划重中之重。据姜锦贤介绍,目前他们正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新加坡版”绿色建筑在中国的推广。 一种被称为合作融资,如天津生态城和广州知识城,采用“中方出土地、新方带资金和技术”的合作开发模式。另一种则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由新方为中方提供技术研究。新加坡建设局已经与山西长治、河北保定、广东肇庆等六个地方政府或组织合作,协助后者编制绿色建筑和绿色园区标准等。 “天津市政府这方面很有胆识和魄力,客观促成天津生态城的成功。”虽然姜锦贤感到与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沟通会遇到困难,不过他觉得既然这件事有技术保障、有市场需求,更有条件形成双赢,未来就有可能得到更多认同。天津生态城自然首当其冲地成为其绿色建筑的样板。 除了政府层面对话,新加坡也力求与房地产开发商面对面交流。但姜锦贤认为这需要过程,“首先要对大众普及绿色建筑意识。只有终端用户对于绿色建筑有了认知,才会自发形成需求和消费群。房地产开发商才有动力。” “未来建筑寿命可达50至100年。虽然绿色建筑会增加2%-4%的建造成本,但根据新加坡项目经验,这笔投入在4至6年可完成回收,接下来便是通过节能赚钱。”新加坡建设局国际发展署高级署长许麟济说。 标准较量 当然,“新加坡人在中国搞绿色建筑”的命题至今仍有争论。原因很简单:中国地域辽阔,纵跨寒、温、热三大气候带,一个热带弹丸之国如何驾驭复杂多变的气候以及大相径庭的社会与经济条件,令人生疑。因此,要在中国立足发展,除了要抱有中国梦之外,更重要的是念懂中国经。比如,对于绿色建筑市场而言,专家认为其建造和评判标准能否做到因地制宜很关键。 “确实,绿色建筑必须因地制宜。”姜锦贤称,“我们会与当地设计院所合作制定GreenMark标准(国际版),来保证认证要求。如哈尔滨以取暖为主,评判标准会按当地情况调整。”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绿色建筑市场领域或至少并存三项标准。除了住房和城乡颁布的官方标准外,GreenMark与同为舶来品的美国LEED认证将“同台竞技”。虽然前者无论从名气还是影响力方面并不占优,却仍得到部分专家力挺,缘于中国建筑行业在设计、建造与运营等环节的水平差异。 “中国有太多‘通过绿色评估’的建筑,但运营阶段高效出彩的不多。”长期进行物业管理课题研究的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王建廷在二者对比时,给予GreenMark包括后期运营在内的全过程评价以肯定。他认为,这就像戳中“软肋”,有条件监督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向健康转轨。 此外,与LEED相比,GreenMark在能效评判方面赋予50%的权重,而前者仅26%,这也被视作“贴近中国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现状”。以至LEED标准推行者、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全球开发主任程乃力婉转地表示,“GreenMark这方面在中国很有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中国内地已有约70栋建筑拿到新加坡建设局颁发的GreenMark认证,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人才链条 关注绿色建筑全过程特别是后期运营效果,不仅为GreenMark同LEED较量中占得先机,也为自身营造出拓展人才产业链的机遇。“你必须懂得如何运营和维护绿色建筑。”姜锦贤强调,人才培养很重要。 新加坡建设局为此制订出全面培训框架,其目的是到2020年培养出1.8万至2万名绿色建筑专家型人才,构筑引领新加坡走向更持续未来的核心基础。 “在中国,新加坡建设局正着手与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合作,集合行业翘楚,成立绿色物业运营管理学习小组。”许麟济表示,“绿色建筑运营方面的标准将在明年年底前出炉,作为今后对中国绿色建筑人才培训的准则。” 不过,在中国培养运营人才会面临更大困难。王建廷认为,中国物业管理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不高,这是一大门槛。“但必须尝试,如果怕困难永远都做不成。姜(锦贤)局长下决心来培训这些人。”许麟济说, “其实,我觉得基础性教育更重要,必须让年轻人对绿色建筑有热情。新加坡在高中阶段就会将意识灌输给学生。”
相关推荐
- 陈寅恪:读书不肯为人忙 2019-08-31 20:40:10
- 蒲松龄买不起房 自建茅草屋勉励科举成功 2019-10-20 08:34:22
-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个别教学 2019-11-25 16:01:29
- 中学化学知识史述(五) 2019-11-18 19:49:35
- 忠言逆耳的同义词 2019-12-02 20:30:08